面對產生厭學情緒的孩子,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然后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多跟孩子溝通交流,引導孩子說出不愿意去學校的原因,然后再采取適當的方法,積極引導。
孩子不愿去學校的原因
1、學習壓力太大。大多數孩子不愿意去學校上學,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這種強大的壓力,不僅來自于課堂知識的學習,更是來自于無休止的考試。
每次考試結束后,成績都無法令老師和家長滿意,這才成為他們不愿上學的根本原因,也成為了壓垮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最后一根稻草。
2、人際關系不融洽。有一部分學生不愿到校園中,是因為人際關系不穩定,造成了在現實中他們備受欺凌,甚至還會遭受其他同學的挑釁,面對著課堂上的捉弄和威脅,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但是年齡太小的他們,不懂得如何排泄這種緊張不安的情緒,也不懂得如何化解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各種憂慮,只好將所有的恐懼釋放到不愿意到學校中。
3、缺乏學習動力。學習動機缺失是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有的孩子無學習動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通過老師逼、家長壓來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則是負動機,對學習有認知,但其看法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大用,沒有讀書照樣可以做生意賺大錢。
4、對學習不感興趣。興趣能促使人喜愛從事某項活動,厭學的學生大多數是將興趣,由學習轉移到其他事情甚至是社會不良活動上去了,這樣,不僅對學習不感興趣,反而討厭學習、反抗學習。
5、意志薄弱,耐挫力差。許多學生雖然主觀上有學習的愿望,但學習畢竟是一項艱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及毅力,目前的中小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寵兒,因此很多學生堅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難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學、去動腦,長期下去,便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不愿去學校怎么辦
1、理解孩子的壓力。孩子不去學校了,家長不能只顧自己的尊嚴或者面子,認為孩子不去學校了,讓自己感到丟人,其實應該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2、要有耐心。孩子厭學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需要家校雙方長期共同努力,幫助孩子適應。我曾經有一個學生厭學,我直接或間接地了解他。
他的問題是,他在沒有父母陪伴和愛的情況下長大。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家人傾聽他的想法、意見或他的心理變化,逐漸開始厭學,其他狀況不佳。
3、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適當引導孩子參加多種文化活動。學校里單調枯燥的文化學習會逐漸消磨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家長要根據小朋友的興趣引導他參加多種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找目標。在孩子求學的過程中,幫孩子找到穩定的目標是非常關鍵的,這不僅可以讓他們對未來的人生確立正確的方向,同時也能讓他們有更多的動力,在每次打拼和遭受挫折的過程中,也有更多的勇氣向前拼搏,所以,在激發孩子興趣愛好時,幫他們找到目標,是非常關鍵的。
積極鼓勵。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每一次鼓勵,都能讓他們朝著更優秀的方向發展,尤其是激發孩子興趣和學習熱潮的關鍵階段,任何的鼓勵,都能讓他們信心滿滿,同時也能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強大的想象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