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題集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掌握知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是不愿意做錯題集的,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要善于引導,讓錯題集成為孩子學習的重要助手。
孩子不愿意做錯題集怎么辦
1、孩子嫌麻煩,家長不能怕麻煩。如今,地球人都知道錯題本的威力。學霸們每每介紹學習經驗,錯題本都是反復被強調的高分神器。家長們對此也深深認可,只可惜能堅持整理錯題的孩子少之又少,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嫌麻煩。
那么,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呢?首先家長不能嫌麻煩,不能只做甩手掌柜,只管下命令,要跟孩子一起完成這件麻煩的事,尤其在習慣養成的初期,僅僅靠孩子很難堅持下去。
2、改變傳統觀念,把錯題當成寶貝。一般情況下,孩子和家長都討厭錯題,錯題意味著低分數,意味著失敗,與錯題相連的是家長會發火,孩子會挨批、挨打,因此沒有人喜歡錯題,一看到錯題就厭惡,就神經緊張,不愿意面對。
其實,這是只看眼前成績的膚淺觀念。孩子平時進行練習與考試的目的,就是為重大考試做準備。那么,這些考試與練習的目的就是發現薄弱環節,發現錯題,如果沒有發現錯題,這些考試與訓練就失去了意義。
越早越多發現薄弱環節,越有時間去補習去改正。從這個角度看,錯題是寶貝,是孩子最為需要的。如果能在觀念上重視錯題,在感情上喜歡錯題,孩子整理錯題時就不會懷著抵觸心理,也不會那么厭煩了。
相反,如果孩子一看到錯題,就聯想起挨批評、埃打罵的情景,回憶起屈辱、失敗、無能的體驗,怎么還能平心靜氣地去整理錯題呢?
3、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孩子整理錯題的習慣。培養孩子的習慣越早越好,有些孩子到了初中,甚至高中,才意識到整理錯題的重要性,但因為沒有養成習慣,往往很難堅持,沒整理幾次就放棄了。
孩子在小學,整理錯題主要是數學科目,這時候學習內容少,錯題也很少,整理起來很容易,但有了這個習慣,對孩子紙后的學習卻影響深遠。家長一定要把孩子的錯題本保留完整,并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幫助他堅持下去。
錯題集的重要性
1、錯題是整理知識也是復習知識。孩子學習后期和前期是不相同的,在后期不會再接觸太多新的知識,主要就是復習以往的知識。復習對基礎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很多學生在復習的時候是比較馬虎的,覺得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做題。
其實這種觀念并不完全對,現如今高考的趨勢已經從知識型逐漸地轉化為能力型。所以更應該注重錯題的歸納,發出一定的時間去做錯題本的整理,是在整理的過程同時也幫助復習了一遍知識點。
2、抄錯題并不是目的,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掌握知識點。而且一道題所包含的知識點是有多個方面的,錯的點也是不一樣的,當把一道題吃透了以后會的知識將會更多。
而且當大量的錯題集中在一起的時候,所呈現的信息量是非常多的。在養成了整理錯題的習慣以后,就會發現每一個階段丟分丟在了哪里。而且也能夠從錯題當中看出問題,還有知識點的變化,能夠查漏補缺。
讓孩子堅持建立錯題集的兩個小建議
1、準備一本精美的本子,用作錯題集。筆記本上有一些勵志的文字插圖,或者孩子自己寫一些自己喜歡的內容,讓孩子對錯題集產生好感,不會因為上面是記錄自己的缺點不愿意拿出來。
2、家長定時檢查。家長最好能夠每隔一段時間細致的檢查孩子的錯題集。檢查時要用贊美鼓勵的語言,讓孩子將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專著”保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