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作為孩子小學成績分水嶺,很多孩子在三年級面對學習壓力,會逐漸產生厭學的情緒,家長要及時了解原因,及時溝通,幫助孩子重新對學習產生興趣。
小學三年級學生不想上學怎么辦
1、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不愿意去上學的原因,是因為學習成績差感到自卑?還是在學校里沒有朋友,感到孤獨?還是在學校里被其他同學欺負,校園欺凌?還是被老師批評了,感到難過?
2、積極引導孩子。三年級的孩子其實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和羞恥心,他們害怕在自己的同伴面前丟人,父母可以抓住這一情緒進行勸導。
3、勤能補拙。三年級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因為知識都是有銜接的,進階式的提高難度,有時候孩子的一個知識點沒有弄透,就會步步落后。
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及時查找知識的漏洞,課下的時候,幫助孩子及時解決,孩子解決了難題,成就感會激勵孩子繼續前行。
4、及時發現并鼓勵孩子學習上的進步。學習有時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很多的時候樂趣在于最終的結果而不是在過程。所以要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讓他們奮力堅持到最后。所以孩子哪怕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進步,我們也要善于發現,及時鼓勵。
三年級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什么
1、不適應群體生活。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孩子不能適應,常以逃學,拒絕上學來表達自己的心愿。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初到學校不能適應集體生活。
2、感受不到學習樂趣。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太差,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成績不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快樂,對學習感到乏味,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厭學。
小學三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1、自信心逐漸增強:小學三年級的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別,開始有自我評價的能力。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自信心逐漸增強。
2、角色意識開始強化: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對于自己的角色認知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開始清晰地區分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不同的角色。
3、學習興趣逐漸多樣化:小學三年級的孩子逐漸對不同的學科和知識領域產生興趣,開始獨立主動地選擇學習的內容。
小學三年級是兒童心理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時期,家長和老師需要給予孩子充足的關注和支持,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度過這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