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1、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進度;2、父母影響,家長總是向孩子傳遞焦慮的情緒,無端家中孩子的壓力;3、家長總是替孩子包辦一切,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成就感;4、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學生為什么厭學
1、學生學習成績不好
基礎太差,根本跟不上學習進度,最后不得不當逃兵。這種情況有點像在玻璃板上建高樓,在澇池里建航空母艦。
2、父母影響
父母們的高焦慮和高期待轉化成對孩子們的高壓、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動,孩子就要落后,而這種彌漫性地焦慮也在很大程度上傳遞給了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們把學習和痛苦聯系在一起,日積月累后,也許孩子就會以厭學、拒學作為對學習無奈而沉重的回應。
3、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成就感
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對學業成就和未來成功過渡關注的社會大背景下紛紛倒下。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過程痛苦而無趣,父母們的傾力安排讓孩子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沒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評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們有條件的愛。
4、家庭環境影響
爸爸和媽媽長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經常當著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爭吵,孩子有時因為害怕而大聲哭泣,可正在氣頭上的父母卻因為心煩而對孩子大發脾氣,呵斥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恐懼。
原本應該是父母給予孩子積極穩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在家庭氛圍壓抑冷漠、父母劍拔弩張的家庭里孩子根本不敢真實地表達情緒和感受,孩子帶著超出年齡可承受的巨大負面情緒,如何有力量去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
孩子厭學怎么辦
1、接納孩子的情緒
真誠詢問孩子的感受,然后去接納他的感受。這一點很重要,直接決定了你和孩子的談話是否真正進入第三步。千萬不可以說的話是:“那有什么好難受的,咱們再努力唄!”這樣的話,就是不接納感受的經典例舉。一旦孩子感到他的感受不被接納,就會在心里說,你不懂我。要知道,有了糟糕感受的孩子是沒有那么大的精神頭向你做出解釋的。
2、尊重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包容孩子,理解孩子,想一想孩子的困難處境,設身處地想一想孩子為什么會產生厭學情緒。關鍵在于溝通,我們需要和孩子坐下來,平心靜氣地溝通。作為家長可以問孩子這樣幾個問題:第一,你從什么時候開始不愛學習了呢?第二,你不學習能干什么呢?家長可以聽一聽孩子的想法,根據孩子的想法尋找解決辦法。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培養愛好,樹立決心。同學們要盡量創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愛好的學習活動,并從中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