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高中生進行心理疏導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放低要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讓孩子自己做選擇;2、時常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度過難關;3、理解支持孩子,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厭學的高中生怎么進行心理疏導
1、不要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很多父母一心想要孩子為自己能夠爭口氣,于是就從小對孩子要求就特別的嚴格,這樣其實是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父母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主宰自己的人生,但是這不是意味著父母什么事情都不管孩子了,對于一些孩子一個人做不了決定的事,父母還是需要一起跟孩子商量討論的,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也不會有厭學的想法。
2、時常與孩子溝通
高中生學業最繁忙,心理壓力大,家長如果疏于與孩子溝通,會忽略學生產生厭學感的心理問題。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后問問孩子一天都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習壓力大不大,最近課業緊不緊張,可以在學生考試失利后安慰安慰孩子,問問孩子從考試中得到了什么經驗教訓。發現孩子心情低落一定要第一時間詢問,告訴孩子碰到煩心事要給父母說,父母會和他一起解決,共渡難關。
3、理解支持孩子
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會讓孩子充滿自信心,但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的缺點、錯誤進行挑剔、諷刺甚至貶損,對孩子的行為不信任或過分要求孩子,把孩子置于一種不平等的地位,孩子也會失去自信心并以不學習來與父母對抗。
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
1、學業負擔過重
有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分數,只看名次,搞得孩子身心整天處于身心疲勞狀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產生厭煩甚至恐懼心理。在重壓之下,孩子的學習能快樂嗎?
2、孩子自身原因
孩子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導致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慢慢的越來越跟不上,從而不想學。孩子與父母的沖突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
3、孩子缺乏關心
不少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回家又忙于應付家務,所以晚上或節假日總想好好休息,很少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感受不到家長的關心,時間一長,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孩子慢慢變得不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