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不愛學和孩子溝通可采取的辦法:1、告訴孩子中考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2、及時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采取具體的措施幫助孩子;3、對孩子多一份從容和信心,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4、理解認可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見。
初三孩子不愛學怎么和他溝通
1、告訴孩子中考的重要性
家長要告訴孩子,中考不比別的考試,中考只給你一次機會,一旦沒有考上高中不允許復讀。很多初中生之所以不努力學習,就是因為他們面對中考沒有危機感和責任感,不知道中考一旦失敗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所以他們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因此家長要面對面告訴孩子中考的重要性,樹立孩子對中考的危機意識,讓孩子明白義務教育的相關規定。
2、及時了解原因
家長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具體措施幫助孩子。初三孩子不想學習一般都是由某些原因引起的,所以說家長一定要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是不是孩子受了什么委屈,不高興的同時又不想說出來,這時候可能會通過和父母反抗來表達自身的想法。家長這時需要做的是盡可能的讓孩子釋放出自己的消極情緒,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情緒。
3、對孩子多一份從容和信心
越是臨近中考,初三學生和家長的壓力都不小。而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更應該多一份警醒和開明,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作為畢業班學生的焦躁、煩惱和痛苦,而不是孩子一拿起手機,父母就暴跳如雷,劈頭蓋臉地對著孩子一頓打罵責罰,好像孩子犯下了天大的錯事。
或許作為父母,我們還應該多一份從容和信心,能夠透過孩子邊玩邊學的“奇葩習慣”,看到他調節自身學習狀態和復習進度的積極一面,畢竟,孩子如今的習慣、狀態和方式,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
4、理解認可孩子
大多數初三的孩子,都是14歲左右,既是青春期、又是畢業班,必不可少的就是叛逆和任性。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父母為了照顧孩子的情緒,對孩子遷就忍讓,一味地選擇“忍氣吞聲”,我認為也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要守住親子關系的以往原則,不要讓孩子感覺:“我是初三學生,大人都要讓著我!”孩子成長到14~15歲,最需要的不是好言好語,而是尊重、理解、聆聽和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