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不寫作業可采取的措施:1、適當讓孩子承擔磨蹭的后果,讓孩子明白自身行為帶來的影響;2、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拖拉不寫作業怎么辦
1、適當讓孩子承擔責任
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后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爸媽總是有操不完的心,日日陪讀的家長也不在少數。可偏偏,家長再怎么上心努力,孩子就是不領情,成績還是上不來。其實這就是有些父母承擔得太多,反而讓孩子覺得學習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家長的事情。當孩子認為做作業是為了父母做的,自然是能拖就拖,甚至父母一不督促,就徹底不學習了,毫無主動性。必要的時候更要放手,讓孩子早日學會自主學習,同時更要自己承擔拖拉、完不成作業的后果。
2、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幫助孩子準確認識時間,理解時間的重要性,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家長可以從灌輸孩子“做事有先后”開始,幫他建立時間的規則意識,然后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表。陪孩子列出他當天要完成的作業,并把安排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自主選擇哪個學科先做,哪個學科后做,把抽象時間具體化,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時間。
3、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的設置非常重要,越簡單安靜越好。這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如果寫作業的時候周圍環境復雜多樣,他的心思很容易就被別的東西吸引過去了,一定會走神。所以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只做一件事,書桌上只擺放與當時學習內容有關的用品。
孩子拖拉不寫作業的原因
1、反抗父母的行為
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催。很多家長在孩子一放學,剛踏進家門的時候,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把作業寫了。”時間一久,孩子就會厭煩父母的一再嘮叨。
2、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
眾所周知,現在孩子的課業難度并不小,如果孩子每天面對的都是難度高于自己水平的題目,總是答不出來或答錯,他就很難從中收獲成就感,逐步喪失繼續學習的意愿和動力。
3、沒有準確的時間觀念
有些孩子磨蹭就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他還沒有形成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的意識。尤其是對一些年紀小的孩子來說,他們不明白五分鐘、十分鐘、一小時到底代表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