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聽講,可能是學習興趣不高,也可能是專注力不夠,亦可能是孩子基礎太差,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所以自暴自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長都要想出辦法,改變孩子的學習現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那么孩子上課不聽講如何引導?
孩子上課不聽講如何引導
1、養成專注的學習習慣
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視,但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卻認識不深。在入學前,一些家長只重視孩子識字、寫字、背詩、數數等,更要讓孩子養成仔細、耐心、專注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養成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分心旁顧。
2、安排好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
家長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一般不要過長,5~10分鐘時間即可。孩子學習后,讓孩子放松和休息一下,喝點水、吃一些東西,切忌不讓孩子活動,只有學習還是學習。
3、保持清靜的學習環境
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忙這忙那,進進出出,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此時家長最好也看一看書或報紙,少做一些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情。
4、和老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平時要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表現、與人相處情況等。并針對孩子的學習表現,做針對性的引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上課不聽講的原因
1、對上課知識不理解,缺乏興趣
在上課的時候,由于對老師講課知識不理解,容易出現走神,開小猜,小動作多等狀況,甚至還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孩子若沒有了足夠的興趣,學一會就會不耐煩,注意力就轉移到別處去了。
2、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
據調查發現,有六成多學生因為睡眠不足、學習時間過長,導致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在這方面,小學生的表現尤為突出。
3、孩子的自控力較差
孩子有時候不一定是真的不想學習,很多時候可能是一種不由自主的行為;面對太多環境干擾信息,以及在家未形成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等,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變差,造成上課走神、不專心的等問題。
孩子上課不聽講如何引導,家長要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改變孩子的學習現狀,引導孩子專心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