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認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誤
沒有下功夫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教育態度,方法生硬。家長應該在自我反省基礎上跟孩子傾心交談兩三次,檢討自己的缺點,聽聽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孩子一起下決心,一點一點趕上去。家長千萬不能重復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做法,也不能放棄教育的責任。家長的態度是孩子轉變的重要因素。
2、向老師請教
跟孩子討論,分析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里,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要一科一科分析,學習最差的科目的學習態度,方法,學習具體內容仔細分析,問題找得越準越好。
3、跟學習好的孩子“結對子”
要跟老師商量,選擇與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礎,能幫助人的學生做小老師。必要時,帶孩子到對方家里去向對方的家長鄭重作出表示。為了不給“對子”增添太多負擔,對自己的孩子要有具體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問”,“自己先做,哪里不會再問”,“課前預習,找出難點,上課專心聽講”等,孩子沒有積極性,主動性,光依賴別人肯定不行。
4、請家庭教師
孩子有幾科學不好,先突破一科,兩科。跟老師商量,請一位家庭教師利用雙休日給孩子補課。要請比較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師前,孩子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能有依賴心理。要調整好孩子與教師之間的關系。
5、家長跟孩子共同學習
有的孩子厭學與家長的不愛求知有關。這些家長應該轉變思想認識,認真學點東西,學孩子的功課或者另外學習某一門知識。家長與孩子安排共同的學習時間,有互相監督檢查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