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總是喜歡玩東西,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有些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直接選擇動手打罵孩子,殊不知,這樣做會引起孩子的厭學心理,對孩子的學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那么,孩子上課手里總玩東西怎么辦?
孩子上課手里總玩東西怎么辦
1、注意引導孩子
上課玩玩具,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聽懂了;二是上課聽不懂。如果是知識方面的,父母幫助孩子去補起來。如果是任課老師的教學方式孩子不喜歡,那么家長要引導孩子不管老師如何,都要認真聽講,要認真對待每一節課。要引導孩子,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重要的,如果沒有聽到,可能產生的后果分析給孩子聽。
2、多讓孩子換位思考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是尊重老師的表現,假如你是老師,你站在講臺上講課,你的學生在下面都不聽你講課,你會怎么想?”必要時,家長和老師還可以共同協商,在班里開展“今天,我是老師”的活動,讓孩子真正體會做老師的辛苦。
3、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原因
建議多跟孩子溝通,即使一周一次溝通,也應該是有效溝通,充分關注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不要只問學習成績,生活、心態(心情)、同學、朋友等等都可以過問,而且可以跟他交流你們正在做的事,比如工作的進展、成績等積極正向的內容。交流是雙向的,是互動的,而不是父母只質問孩子,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孩子上課總是玩東西的原因,才能采取恰當的措施。
4、為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
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安排一個學習環境很安靜的環境。學習時,婉言謝絕客人來家玩耍,同時,要鼓勵孩子在鬧中求靜,對不安靜的環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學習分心,思考老溜號,是注意力過于脆弱的表現。家長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要鍛煉孩子注意的堅韌性。
5、尋求老師的幫助
要多和老師聯系,家校同步共同教育孩子效果才好。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愛說話“調到最后的座位上坐”,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孤獨心理,對孩子的學習與進步不利。家長可以建議老師:在孩子有進步時,“獎勵”他回原座位。可以請老師上課時讓孩子回答問題、朗讀課文,當孩子有好好表現的時候,老師適時地鼓勵和關注,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也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上課手里總玩東西怎么辦?當面對孩子上課總是開小差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原因,必要時尋求老師的幫助,幫助孩子一起糾正這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