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上高中以后,學習、生活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但這個時候孩子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父母非常擔心孩子能否有足夠的能力處理這些壓力,想幫助孩子但是又沒有好的辦法,那么,高中生心理疏導五步法是什么?
高中生心理疏導五步法:
1、聆聽:聆聽是心理疏導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環。所有個體的信息、資料,疏導者都是通過聆聽搜集來的,如何可以聽得更多、更全,聽到個體真實的狀態。
2、區分:區分是體現心理疏導者價值很重要的一環,心理疏導者不僅要能夠區分到個體認知當中的言點,還要有效反映,讓個體接收到這個區分,從而看見盲點。
3、提問:提問是幫助心理疏導者更有方向地去聆聽的一個工具。從這里開始,心理疏導者在互動過程中,不再是在形式上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可以更直接地捕捉信息。
4、反映:反映這個能力的運用是對心理疏導者的一個挑戰。是收取疏導成果的開始,經由反映之后,引導的過程就是指引個體去到達收獲的彼岸。
隨著高考腳步的一步步逼近,孩子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多,而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也很容易受朋友,以及家庭問題的影響,而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疏導,那對孩子的身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高中生心理疏導的方法
1、了解問題。在開始解決問題之前,先要了解問題本身。要讓高中生感到自己被傾聽和理解,并逐步理解問題的性質、事件的發生和背景,以及高中生的感受和反應,這也是幫助高中生處理問題的第一步。
2、理解孩子的壓力。在孩子提到自己有“壓力”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重視,并認真地、耐心地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把自己感受到壓力的原因說出來。
雖然孩子感受到壓力的事情,可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孩子所謂的壓力,在父母看來其實只是杞人憂天,父母都不要輕視孩子的壓力。父母對孩子的理解,會令孩子覺得自己是被尊重、被重視的。
3、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規律的鍛煉不足以改善孩子的身體健康,但必須與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相結合,家長需要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以維持他們的身心健康,有許多研究表明,尊重和感恩會對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該教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一點。
厭學的高中生進行心理疏導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放低要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讓孩子自己做選擇;2、時常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度過難關;3、理解支持孩子,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厭學的高中生怎么進行心理疏導
1、不要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很多父母一心想要孩子為自己能夠爭口氣,于是就從小對孩子要求就特別的嚴格,這樣其實是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父母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主宰自己的人生,但是這不是意味著父母什么事情都不管孩子了,對于一些孩子一個人做不了決定的事,父母還是需要一起跟孩子商量討論的,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也不會有厭學的想法。
2、時常與孩子溝通
高中生學業最繁忙,心理壓力大,家長如果疏于與孩子溝通,會忽略學生產生厭學感的心理問題。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后問問孩子一天都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習壓力大不大,最近課業緊不緊張,可以在學生考試失利后安慰安慰孩子,問問孩子從考試中得到了什么經驗教訓。發現孩子心情低落一定要第一時間詢問,告訴孩子碰到煩心事要給父母說,父母會和他一起解決,共渡難關。
1、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發育不成熟,抗壓能力較弱。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拼命給學生施加壓力和學習任務,這些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孩子為了學習經常要花費許多時間,這樣也會把自己的情緒歸于學習這件事情,他們很反感老師和家長這樣“無理”地對待自已,于是越來越對學習感到厭倦。因此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2、青少年心理發育產生厭學。調查發現,發生厭學與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關,當女孩出現初潮和男孩首次遺精時,由于神經、內分泌的作用,他們的警覺性增強,害怕學校其實是一種移花接木的轉換防御機制,通過棄學暫緩了“不被人發現”、“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潛在的性心理壓力。處理兩性關系時也容易和家長產生沖突,進一步激化厭學情緒。
3、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至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曾經我看過一封信是這樣寫的:很久以來,生活令我沮喪不已,寫這封信以前,我把我高三前前后后想了想,覺得我整個是個失敗者。中考時分數差七分上線,我是用爸媽的辛苦錢上的高中。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背著這個包袱。
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再加上學習的壓力,心理易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常常會出現焦慮、壓力和心理困擾等問題。這時候,作為家長,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心理疏導:可以通過傾聽、引導、支持和激勵等方式對高中生進行心理疏導。如果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則需要及時引導他們尋求專業的幫助。
高中孩子的心理疏導
1、及時溝通。
孩子回到家時,家長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與孩子進行良好交流,在此期間可以談些愉快的話題。因為這樣的行為可以較好地緩解孩子白天在學業上的壓力,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
2、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
不要讓考生總生活在沉悶、壓抑的環境中,避免孩子一直處于緊張狀態;要時時注意用開朗、樂觀的情緒影響孩子。良好的家庭氣氛有利于考生情緒的穩定,緩解孩子的焦慮,改善其精神狀態。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事,讓孩子自立,變批評為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進行鼓勵。
其實,大多數孩子在高中的時候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焦慮。厭學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鉆牛角尖和妄自菲薄。所以家長要和孩子交流,這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家長要通過自己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孩子該怎樣有效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學習方法,并多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逐漸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高中厭學的心理如何疏導孩子?
1、表示理解與包容
孩子厭學就像大人厭倦工作,我們總有那么幾天不想起床、不想工作、不想面對領導,因此我們有理由對孩子的厭學心理表示理解和包容,休息幾天又如何呢?趁這個機會帶著孩子去外面走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既能散心又能減壓。
2、換位思考,循循善誘
若是有機會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體驗一天打工的感覺。如果孩子覺得你的工作很輕松也很羨慕,你可以告訴孩子這份工作是用“寒窗苦讀”換來的,如果當初自己不夠努力,現在就不會這樣輕松。如果孩子終于體會到工作不容易,那你也要鼓勵孩子每一個工作都有意義,但是如果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或許也不必像爸爸媽媽這樣辛苦。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是最大的,孩子面對高壓的學習環境,如果家長對孩子要求的過于嚴格的話,孩子的心理會更加的難受,孩子也許會變現的有點崩潰,那么家長就要對孩子多關注一下心理的問題了。
高中生心理崩潰的表現
高中生可能會經歷情緒不穩定,包括情緒突然爆發或快速變化,例如,可能經常感到情緒低落、郁悶,或者頻繁想哭。失去興趣和動力??赡軙σ郧跋矚g的活動或學業失去興趣和動力,感到缺乏活力,甚至對未來失去希望。
可能不愿與人交流,避免社交活動,感到孤獨或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下降、思維反應遲緩等,這些問題會影響學業表現。
高中生可能經常感到自責,對自己過于苛責。厭學和逃課。對學習產生強烈的反感或逃避,甚至因此曠課。不聽父母的話、故意與家長或老師對著干等。
高中生家長可以這樣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