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不僅僅是語文數學,也包括孩子的動手能力,業余愛好。家長關注孩子的文化課,那么平時贊賞與肯定過孩子的除學校課程之外的學習與表現嗎?做到這一點,是獲得孩子信任感的前提。
2、必要時,還要掌握一些孩子的業余愛好,以便于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在有信任感的前提下,與孩子坐下來先傾聽,再溝通。不要期望一次搞定,時間與頻率都要掌握好,結合溝通后的變化再做調整。
3、以上兩點做到后,可以結合家中情況,談談家長自己的工作與學習腦打算還有家庭的發展與規劃。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長大了,我也是家中一員,有責任有義務為它的健康發展添磚加瓦。慢慢放手一些事讓他做,及時有效地肯定他的成績,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真的可以為家庭做事。
那怕掃個地,沒有人掃,垃圾就在那兒,怎么掃既快又好,不僅僅是要掃也是要思考的。如安排給孩子做的事,他能干得比以前好了,那恭喜你,說明孩子已經在主動學習了。經常干某樣事的人一般不用思考,如果他干這個事比以前更出色,說明思考了,說明主動在學習改進了。
思考了,學習了,干得更好了,家長肯定自己了。這種良性循環下去。還愁孩子不想學習嗎,想學習了,你的說教就不用天天掛在心里與嘴上了。
有的家長可能問,這樣的話,得要多少時間,孩子還有機會上高中,上大學嗎?我想說的是,如果孩子能夠給你引導成這樣的事事都思考學習的品格,不管他在哪里在任何時侯都是一顆最明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