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必然是存在原因的,家長不能只看表面,要找到孩子厭學背后的原因,才能想出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走出厭學困境。那么如何處理厭學的學生?
如何處理厭學的學生
1、改變外在環境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道出了培養孩子外在因素的重要性,“孟母三遷”也說明了這一點。小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凡事都愛模仿, 在不良行為的影響下,有極大可能去效仿。如曠課、不完成作業,上課不聽講等。建議家長篩選一下孩子的朋友圈,交朋結友,選擇品學兼優的學生。
2、優化內部環境
在家里,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做完家務后,孩子學習,家長也學習。可以是各自領域的內容,也可以是孩子的學習內容。有些家長不注意這一點,除了看電視,就是看手機,或者打電腦游戲。試想,您那邊熱鬧叮噹,孩子這邊冥思苦想,他能安心學習嗎?殊不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家里,言行舉止都起表率作用,如果家長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中,孩子手不釋卷也不難了。
3、培養興趣,引領入門
在孩子厭學的情況下,家長切莫硬逼,否則會產生逆反心理,造成更大的教育失誤。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運用輕松愉快的方式切入學習主題。如講故事,看漫畫,聽朗誦,做游戲,或觀察實踐等,把書本上的冷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活動,從趣味中打開知識的大門,變被動為主動,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熱情。
4、低目標設定,讓孩子找到自信
家長給孩子制定奮斗目標,要衡量孩子目前的實際情況。設定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最好,對于他來說,可能更有執行力。如果在他取得成功及時表揚他,那么他必將充滿了自信。
學生厭學的原因
1、沒有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果對所學的東西一點興趣也沒有,那么自然就會產生厭煩。造成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所學的內容和學習能力不匹配,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讓孩子產生挫敗感。這在通常在過分超前學習的孩子中比較多見。
2、沒有動力
因為在學習中沒有體會到成就感和成功感,時間長了也會覺得索然無趣,這在成績中等偏下或者成績較差的同學中比較多見。
3、對大人不當處理的逆反心理
有些學生本來不厭學,但可能有一個比較愛嘮叨的家長,或者對某些小事處理不當而讓孩子覺得很失望的老師,因此會產生厭惡這門課程、甚至厭學的問題。
如何處理厭學的學生,家長在面對厭學的學生時,一定要保持冷靜,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改變孩子的厭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