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不僅僅是某個學段所表現的個別現象,從小學到高中,都會有不同年齡的孩子會厭學。那么,小孩子不想去讀書怎么辦?
小孩子不想去讀書怎么辦
1、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卡點
孩子在學習在遇到卡點了,特別是面對新知識的學習,孩子在學習方法上如果遇到了問題,那么也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孩子從小學開始,所接觸的知識,隨著科目的越來越多,難度也會逐年遞增,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門門功課都得滿分,都是優秀,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于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個人的努力。
2、調整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長對孩子太嘮叨了,總是埋怨孩子學習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對于孩子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總是拿孩子同別人的孩子相比較,看不到自己孩子在原來基礎上的提高和進步,那么,孩子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一無是處。父母的嘮叨既不能讓孩子突然“醒悟”,也不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突然“火箭式”上升,只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越來越排斥和反感。
3、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4、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學交往。教會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贊美和感謝。當孩子與同學發生沖突時,家長要給予正面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沖突。
小孩子不讀書的消極影響
1、不讀書失去知識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都是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的,九年義務教育就是給我們腦海填充基礎知識的,語數英、物理化、政史地知識都是生活在社會上需要了解的知識,不讀書就是失去獲得知識的途徑,無法領略到知識的美麗。
2、不讀書失去朋友
若是不努力讀書,年紀輕輕就輟學了,在校的朋友都是不放棄學業的知識分子,那么不讀書的你懂的東西少,能與人交流的東西也就越少,聊天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別人說的東西你完全不懂,時間一長,雙方都很尷尬,很難維持友誼。
3、不讀書失去精神能量
不讀書的人,精神上永遠缺少能量,但凡空閑,只能靠玩游戲、刷劇、睡覺來打發時間。而熱愛讀書的人,無論被置于何種孤單的境地,都不會喪失最后一個交談伙伴,那就是自己。
當你的孩子有了“條條大路通羅馬,上不了大學也沒什么,將來肯定也能干出個樣子來,不一定會比那些考大學的同學混的差”這些念頭的時候,請身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讀書你會失去這些東西,讀書更帶給我們很多。
小孩子不想去讀書怎么辦,當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家長首先要查找自身的原因和孩子背后的原因,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但不會阻擋孩子厭學,反而會成為孩子厭學的助推器,將孩子在厭學的路上越推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