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期是學生長知識長身體的黃金時期,也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那么,面對初中生就是不想上學怎么辦呢?
初中生就是不想上學怎么辦
當孩子不想上學時,肯定會超級厭煩家長和老師來講大道理,所以家長把其領回家以后,就不要苦口婆心地給其講大道理了,因為沒有用,他正處于叛逆的階段,根本聽不進去這些大道理。所以我給家長的建議就是冷處理,不著急。
把孩子領回家以后,不必和他講任何道理,直接把他當做空氣一樣就好,冷淡處理。
有些孩子不肯上學是源于生理問題。有些孩子不喜歡學校可能是因為患有學習障礙。他們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無論他們怎么努力,進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長和老師不予體諒,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學習。
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常常精神沮喪,老是沒法完成學校作業,或者似乎總是不聽從老師的話。他們也許無法記住簡單的事情。
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
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學會與兒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交流的方式,增進與兒子的親子感情,然后,再通過你們家長去幫助、引導和陪伴孩子能健康地度過他的青春發育期生理階段,從而讓你們家長能盡快地擺脫當前的困擾。判斷孩子是不是沉迷于網絡,是不是沉迷于網絡游戲,如果孩子愿意溝通,在找到問題后,積極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不支持講大道理,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思維較為成熟,很多孩子其實都明白父母講的那些大道理,不支持父母在這個時候發表長篇大論,更不支持父母找自己覺得有權威、有能力的外人參與說服,因為這種孩子不太喜歡別人知道自己太多的問題,更不愿意將事情擴大化,他們還特別在意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形象和面子。
總之,引起學生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排除厭學心理是一項長期、艱苦、復雜的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努力。對于厭學的學生,教師與家長要密切配合,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讓學生愛上學習早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