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焦慮的時候,首先作為家長的話,應該保持很好的心態,因為這是屬于正常的一種現象,但是也要積極的引導孩子,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那么,怎樣幫助孩子走出厭學呢?
怎樣幫助孩子走出厭學
1、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
孩子厭學并不是一兩天形成的,而是日積月來造成的,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對話,分析孩子厭學情緒背后的心理動因。
2、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減壓
父母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減少壓力和挫敗感帶來的焦慮,當孩子沒有那么大壓力的時候,漸漸的就會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3、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隨著孩子學習的壓力增加,就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尤其是在學習中受到打擊后,就會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因此,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發現問題要及時的給孩子疏導,鼓勵孩子。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厭學,主要還是在學習當中沒有成就感,因此,也就對學習沒有了興趣,有的孩子會把這種興趣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手機游戲,因此,不少孩子因為厭學就會沉迷游戲。
現代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好看的,好玩的,層出不窮。電視、手機、游戲的誘惑遠遠大于讀書、寫字的魅力。孩子一旦沉浸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家長若不及時制止正確引導,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制力就會消失,對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現代人對知識的渴望遠比過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比比皆是,為了讓子女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斷的督促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甚至幫孩子報很多他不喜歡的課外輔導班。孩子沒有了自由自配玩耍的時間。在家長嘮叨聲和課業負擔雙重壓力之下,孩子的學習興趣全無,只能敷衍了事得不償失。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帥。家長的言行舉止始終影響著孩子。有些家長自已都沒有自制力,在家無節制地看電視玩手機,孩子耳聞目睹能不受傳染嗎?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上了癮,再想改掉是很困難的。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帥。孩子在家應少看電視和手機。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提高自身修養是最好的選擇。在孩子學習時盡量不打擾,平時多表揚少批評,切忌嘮叨。星期或假期,選一兩項孩子特別感興趣的特長班進行培養。勞逸結合可促進身心發展,特長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少批評數落,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找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父母要改變以往的批評教育方式,努力尋找孩子微小的進步,讓孩子在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下成長學習,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提升信心,也有利于孩子將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