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家長們非常的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略了孩子的吃苦耐勞,獨立生活的能力,其實這是不可取的,那么,怎樣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
怎樣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
1、給他們做家務的自由
當孩子表現出做家務的意愿時,家長要予以鼓勵,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出色完成。他們做家務的過程中,家長的頻繁指點會使其產生厭煩情緒。可以在一旁適當指導幾句,不要在意結果,只需要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習慣。
2、遇到困難讓孩子學著獨立去解決
在孩子剛開始喜歡自己動手嘗試做一些事情時,因為缺少經驗和鍛煉,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犯錯誤。但很多父母在看見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趕忙插手,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去做,甚至干脆動手幫孩子做了起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不能自立,反而會更依賴父母。
在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不要第一時間出手相助,而是應該先鼓勵孩子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問題,讓孩子發覺自己的潛能,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因此,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應該讓孩子獨立把事情做完,如果失敗了引導孩子動腦思考,再換另一種方式去做,直到孩子獨立把事情完成。
3、不干涉,讓孩子自由安排時間
朋友圈里,許多家長為孩子寫作業這件事簡直操碎了心,在各種威逼利誘之下,孩子總是把作業拖到最后一刻才草草完成。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不僅苦了家長,更是逼瘋了孩子。然而,也有不少明智的家長,懂得不干涉孩子的自由,孩子做起作業來自然也就更省心了。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節奏,家長與其費盡心思去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如心大一點,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自主發揮。
久而久之,孩子將會從中學會獨立生活所需的自控力和忍耐力,這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
孩子不愿吃學習的苦父母怎么引導
1、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的
現在的青少年,在學習上都是被動的被學校灌輸知識,他們的意識中沒有主動學習的動機。他們很迷茫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這件事真的很重要嗎。所以,作為父母,幫孩子找到明確的目標和動力,至關重要。
2、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雖然孩子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因為課程繁多而內心產生厭煩的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對于自控力,別說是孩子,就是成年人做到自控也很難。不過,對孩子的自控力還是可以培養的。
3、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心
在找到目的和擁有自控力之后,重建孩子的自信心尤為重要。讓孩子回憶過去的成績重建信心,強化優點使孩子不斷的進取,用高目標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勵、誘導和鞭策。要求孩子堅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堅持與困難作斗爭。實際上,吃苦的精神就來自這最后的咬牙堅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