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說孩子在家,這也不想干,那也不想動,吃個飯甚至都想讓人喂,生活上的事情父母還能忍受,但孩子在學習上也是懶惰怕吃苦,最讓人頭疼了,那么,孩子不能吃苦怎么辦?
孩子不能吃苦怎么辦
1、不要溺愛孩子
我們應該讓孩子能夠做很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對孩子養尊處優,不要讓孩子的成長環境過于舒適,我們對孩子的態度應該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不要過于溺愛孩子,不舍得讓孩子吃苦,否則,孩子很難提高。
2、父母要以身作則
有人說,孩子的成長經歷實際上就是模仿父母舉止行為的過程,說的就是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首先自己就吃苦耐勞,為孩子立標桿,讓孩子在吃苦耐勞的環境中成長,自然就會變得吃苦耐勞了。
3、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現在的小孩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都嬌生慣養,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讓他們做點家務事也能鍛煉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如讓他們洗洗碗,拖拖地。當然了,做這些家務事是要在完成作業且不影響休息的前提下。
孩子學習懶惰怕吃苦怎么引導
1、幫助孩子建立具體目標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每天的目標,每個星期的目標,每個月的目標,然后陪伴著孩子將這些小目標實現。
2、幫助孩子建立現實目標
所謂現實目標,也就是適合孩子的目標,這樣可以避免好高騖遠,有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當孩子出現了懶惰不想吃苦的心理,一味的懲罰責罵是沒有用的,只會將孩子推向更黑暗的深淵。這個時候,家長要對多鼓勵,欣賞孩子,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
4、帶孩子體驗不學習的“后果”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父母可以帶著體驗未來幾年后的生活。比如不學習可能會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讓孩子親身體會其中的辛苦和不易,教育效果更明顯。
5、跟孩子一起學習
當孩子明確自己的任務是學習后,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學習時父母也看書學習,或者專心于自己的工作,讓孩子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總之,要讓孩子學會接受“學習不是一件那么快樂的事情”;也要讓他們明白,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