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嬌聲慣養的基本沒有吃過任何的苦,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以后進入社會能否承擔起風水雨淋的生活,因此家長也會有意無意的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那么,讓孩子吃苦的方法有哪些呢?
讓孩子吃苦的方法
1、多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
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多培養孩子們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潛力。家長切記不要包辦代替,不要幫孩子做太多的事情。家長應該多肯定多鼓勵孩子。孩子在家長那里得到肯定好更愿意克服困難。遇到困難也不怕吃苦不怕失敗。
2、榜樣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會潛移默化感染孩子們。包括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家長們首先要做到吃苦耐勞,不懼困難。
還可以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榜樣。孩子通過不斷的模仿家長,把家長作為榜樣,作為前進的目標。有人說,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體驗生活獨自面對
家長給孩子提供太好太舒適的環境,其實是害了孩子。應該多讓孩子體驗生活,比方說參加義工,或者去打工,及早體驗生活的辛苦。
面對問題的出現,應該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太柔弱太憂郁的性格很麻煩。比方說在超市讓他自己購買物品,去旅游讓他自己選擇目的地。
孩子不愛吃學習的苦怎么辦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習慣都不好。習慣不好的話,孩子會不重視學習。所以,學習也需要儀式感。如果發現孩子學習不好的話,一定要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
2、家長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愛學習之后,就開始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他們采用的方法是監督孩子寫作業。
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的引導方式,是從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發現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改善。然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3、找到孩子的學習動力
孩子不愛學習,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學習動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引導了。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自信,讓孩子對學習充滿動力。這其實,也是一個內驅力的發現過程。
4、鼓勵孩子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的話,就要不吝嗇夸他。并且,要把這些夸獎、贊美、鼓勵與孩子的學習結合起來。在這個運用和結合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學習興趣。
孩子們的性格不同,不愛吃苦的原因也不同,找到原因之后,采取正確的方式,效果才能更好。而且,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需要家長們多一點兒耐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