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教育孩子的目的總的來說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獨立的人,然而現在許多的家長都忘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是不可取的,那有什么讓孩子獨立的教育方法呢?
讓孩子獨立的教育方法
1、從孩子幼小時即做起。孩子兩三歲時,就有了想自己干的意識。這時就應該順勢引導,教給孩子自己做的方法,從培養孩子自理能力開始,讓孩子具有基本的獨立能力。
2、要激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要通過舉實例,講道理,親體驗等方法,讓孩子懂得獨立的的好處,克服孩子的依賴性,讓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要獨立。
3、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提高對孩子在獨立方面的要求,對孩子在獨立方面的成長進步即時予以鼓勵。讓孩子的獨立形成習慣。
4、要舍得放手讓孩子獨立。家長溺愛,舍不得放手,怕孩子吃苦,自己替代孩子去做,這樣,孩子怎么能獨立。還有家長信不過孩子,怕孩子出錯搞糟,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束縛住孩子的手腳,孩子怎么能獨立。
5、長盡量放手,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孩子從小敢于大膽去嘗試。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當孩子某方面有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鼓勵孩子參加學校和班上組織的所有活動。比如朗誦、演講、唱歌等等,讓孩子有更多登臺表演的機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民主和諧。
家長如何讓孩子獨立
1、家長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時候,由于孩子年齡小,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大多數都是由父母幫忙做。
現在孩子長大了,家長就不能再替孩子包辦事情了,生活中的事情,家長指導孩子去做,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教育孩子養成生活自理的好習慣。
2、家長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孩子上學以后,開始進入正規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這些疑難問題,家長應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問題,刻苦學習各科文化知識,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3、在現代生活中,有的家長讓孩子上補習班,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從短時間看,孩子可能會提高一些成績,但是從長遠看,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因為孩子上補習班,有了學習的依靠,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到補習班學習,補習班老師輔導完成作業,長期發展下去,會影響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性呢,那就是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一個道理,只有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讓孩子從小就培養了獨立的意識。以上就是小編科普的讓孩子獨立的教育方法希望每位家長看了都會有一些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