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對事物也有自己的看法,家長要及時的調整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哄騙孩子,才能正確的教育方式。
8歲孩子的教育方法
1、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知道他應該做什么,做到怎樣才算是較好或是很好。有的孩子缺乏這一方面的培養和鍛煉,他或許可以顯得很輕松,但除非他特別聰敏,否則,他很難做到十分瀟灑。只有腳踏實地的人,才更有希望穩步的向上、向前,不斷地取得成績和進步。
2、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學會熱愛身邊美好的事物,尊重師長,熱愛同學。讓孩子學會忍讓,忍讓其他同學的過錯與失誤,甚至忍讓家長或是老師的過錯與失誤。一個小孩子只有心中充滿了愛,而不牢記仇恨與不公,他的身心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長,才能真正做到無憂無慮地成長。
3、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也很重要。小孩子依附性比較強,如果不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小孩子往往很難養大。我這而的養大是指成熟的意思,也就是擁有成人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識別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小孩子從小就學會獨立地思考問提、分析問題、處理問題。
4、多給孩子安排一些家務活,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充實一些。如果7、8歲的孩子放暑假了,一般都會比較調皮,因為沒有事情干,學習累了就想著發個壞什么的,特別是男孩子。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們最好給他們安排一些家務活,比如擇菜、拖地、掃地、倒垃圾、洗衣服等等,讓孩子感到勞動的快樂。
5、用榜樣的作用激勵孩子。同齡孩子之間往往都喜歡互相比較,家長可以借助這個特點,讓喜歡調皮、不聽話的孩子有所改變。可以拿孩子的同學或者鄰居作比較,讓他們的優點作為孩子的學習目標,鼓勵孩子向他們學習,告訴孩子你可以做的更好,這樣孩子往往很有拼勁。
8歲孩子叛逆、不聽話的原因有哪些
1、8歲的男孩心智發育逐漸開始成熟,對善、惡、是、非已經有十分清楚的概念,開始建立起道德意識,學習思考比較抽象的觀念。如果父母強迫8歲的男孩做他們認為不對的事情,孩子就會產生叛逆情緒。
2、父母過于冷漠,對孩子不重視。這類父母對孩子比較冷漠,孩子無法得到認可,不被重視,從而產生叛逆心理。
3、父母過于暴躁,經常吼孩子。這類父母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對于孩子所犯的錯誤,無論大小,只會吼孩子。長期如此,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
4、父母過于溺愛,對孩子太過嬌慣。這類父母的嬌生慣養,導致孩子自認為任何人都是欠自己的,稍有不滿就會產生叛逆心理。
5、社會信息傳播,導致孩子被誤導。目前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比較廣,但是辨別信息的能力較弱,因此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也有可能變得叛逆。
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
1、不能采取過激的方法。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么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
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制品。可見大人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