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了,此時家長一定要合理的引導孩子,及時的調整教育方式,才能真正的教育好孩子。
教育18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
1、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家長若是沒有青春期認識,對孩子的心思發展后知后覺,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體現,只是一味著重孩子“叛逆不聽話了”,心情就會煩躁不安,進而直接影響對孩子。
2、尊重孩子的特性,不要總是打擊批判孩子。有的家長面臨孩子的頂嘴、不聽話等十分憤怒,覺得不馬上糾正孩子,孩子就有可能變壞。因此采取強硬措施,非打即罵。家長要尊重他們的特性,不要老是用自己的眼光評判他們。
3、平等地與孩子交流,成為他們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煩的就是父母嘮叨,批評教育,因此父母必須真正放低姿態,不要總是限制孩子與長輩的地位。與孩子進行互動交流,作為朋友勸誡他們,能夠更容易引導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4、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尤其是15-18歲的孩子,他們的自尊心更加脆弱,記住要給孩子“留面子”。
5、批評要講究方法。我認為,批評孩子應當“一事一議”,就是說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不要一次講很多,就是不要磨嘰,切忌反復說一件事,孩子是最討厭的。
18歲的孩子打罵父母怎么辦
1、不要過度激化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時間,讓他冷靜下來。18歲叛逆打父母,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不能任由這種錯誤的行為繼續發展下去。讓孩子冷靜下來,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學會反省,等孩子冷靜下來后,再和孩子好好談。
要幫助孩子找到發火的原因,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孩子更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動手打父母,是不是父母說了讓孩子感到難堪的話?做了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雙方都要冷靜,要學會反省,然后去溝通。
2、不要過度溺愛孩子。有些父母由于過分地嬌寵孩子、溺愛孩子、怕孩子受欺負,對孩子的愛已經失去了原則,甚至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總以為就算捅出了天大的簍子,也有人擔著,也會被原諒。
殊不知這無限度的退讓換來的不是孩子的成長與體諒,而是一次次變本加厲的煩惱。千萬不要過度溺愛孩子,孩子成長路上有錯誤的苗頭要及時糾正。
孩子打罵父母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對孩子缺乏陪伴。孩子不尊重父母,就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少去陪伴孩子,親子之間的關系缺乏親密,而等孩子到了稍微大點,父母再想去管孩子,孩子是不服的,他們會認為:“從小你就沒帶過我,我憑什么要聽你的?!?/p>
2、父母對孩子無限寵溺。父母對孩子總是滿眼心疼,把最好吃的留給孩子,把最貴的買給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孩子干,從小到大,只要是孩子開口要的,父母都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正是因為這一份寵溺,讓孩子任意妄為,可以指揮、打罵父母。
3、父母對孩子過度嚴厲。父母對孩子過度嚴厲也是導致孩子變得暴躁不尊重父母的一大原因,在孩子小的時候習慣于順從父母的意見,是因為沒有力量可以反抗,等到了青春期,這些不滿一旦激怒就會很輕易的爆發出來。
4、父母對孩子經常打罵。不同年紀的孩子遭受家長的打罵以后,出現的心理變化也是不同的,而那些長期遭受家長打罵的孩子心理會變得很暴躁,甚至到了青春期的時候,變得愈加叛逆,覺得家長是不愛自己的,那么自己也就不用聽他們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