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讓高三考生倍感壓力,而壓力過大的集中體現就是情緒焦躁、敏感、緊張,這些是正常的,每一屆學生都有這樣的狀況。那么,如果孩子不想參加高考怎么辦呢?
孩子不想參加高考怎么辦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學習成績不是太好(甚至很不如意,覺得自己考學無望),進而底氣不是十足(甚至沒有一點底氣),再加上各方面又比較的茫然,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明確的方向,所以凡事有時就顯得比較隨意,可謂隨意性較強。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
一旦出現這種現象,作為家長一定不要太由著孩子(特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也不要因此而大發雷霆,大動干戈。這時,作為家長一定要冷靜,真正的靜下來,坐下來,好好的,心平氣和的同孩子談一談,初步弄清其原因,或許這就是孩子一時的沖動,或許就是孩子受了其它方面的影響,再不然就是蓄意已久。
相信這種沖動,這種決定,還是可以改變的。這時作為家長也可以結合孩子的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再不然就是孩子要好的同學,共同做一下孩子的思想工作,“話”是開心鎖,相信孩子會慢慢疏通的。
不論成績好與不好,能參加高考,本身就是一種“幸事”,也是一種以后美好的“回憶”。再說,經過了自己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對于高考,怎么能說“放棄”就“放棄”吶!這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不論是對人,還是對己。
有嘗試,才有可能成功。敢于嘗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孩子不想參加高考的原因
1、觸摸不到孩子內心的交流是無效的。孩子今年高考,是他人生中“關鍵的幾步”,孩子高考更是家庭的大事。你沒關注孩子內心的變化,所以感到很突然。一般來說,孩子“不想考試”不是突然才有的想法,可能思考了很長時間,只是最近才告訴你或反映出來。一件事情的發展一定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是你太粗心,沒注意罷了。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你永遠無法獲知孩子真實的想法。沒有和孩子真誠的交流,你的想法始終和孩子的意愿無法同頻共振。
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和孩子談談,聽聽孩子的想法,人生不止高考一條路。
2、如果弓拉的太滿了,則易斷?,F在的高三學生,幾乎整年都在做題、講題,再做題、再講題,神經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弦一直繃著、繃著,結果繃不住了,孩子的精神崩潰了,突然感覺生活乏味,也不想考試了。
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休息一下,讓孩子緊張的心情得到放松,讓孩子的心情復歸平靜。什么高考不高考,與生命健康相比都不值一提。人生除了生和死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小事。做一個正常人是最重要的。
3、孩子鐵定了不想參加高考。如果是這種情況,可能是這孩子平時學習不咋地,感覺高考無望,即使考了也就那樣,勉強上個大學也是“學不致用,藝不養家”。與其如此,還不如早點學個手藝養家糊口。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動向、或者已經有這樣的行為,拒絕打罵,因為打罵會適得其反,會更加劇孩子的逆反心。高考的孩子也就十七八歲,孩子她畢竟還只是一個孩子,一定要給孩子多講鼓勵的話,正向的話,因為父母,家,才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和最強有力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