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越來越近,有孩子不愿去學校學習了,這是孩子因為壓力太大,出現了焦慮抑郁情緒,這當兒,要適時引導梳理,千萬不可簡單粗暴!臨近高考孩子不想學了怎么辦呢?
臨近高考孩子不想學了怎么辦
1.不要過多給孩子講道理,更不要嘮叨、指責孩子
對于孩子在高考前夕突然要放棄學業的行為,家長當然不能不管,但也不能只簡單地管,如講大道理、甚至嘮叨、指責孩子。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已經形成了獨立的意識,放棄學業應該是經過認真思考后才作的決定,此時若再和孩子講大道理,或嘮叨、指責,只會讓孩子更反感。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找準原因后再作下一步行動。
2.找準孩子不想學的原因
找出孩子不愿上學的原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這需要掌握合理的方法。首先要維系好你與孩子的親子關系,不要讓孩子對你反感。此時若家長將動員孩子上學的目的過分暴露,孩子會對你更加防范。建議家長不妨暫時接受孩子停學回家的行為,同意孩子將學業暫時放一放,多花時間陪孩子到戶外走走,在親子互動中找準機會,和孩子聊一聊,為何決定不上學了。孩子在這個時間點不愿上學,或者高考壓力地大,或者厭學了想放棄學業,或者對學校里的某些人或事感到厭煩,或者覺得自己成績不好再上學也考不上大學等等。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3.接受現實,降低要求,引導孩子參加高考
在了解孩子不愿上學的原因后,可以和孩子簡單分析利害,但切忌過多對孩子講大道理。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多以正面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堅持走過高考前這最后60天。如果孩子仍然不愿意上學,那么家長也要接受現實,接納孩子的行為,比如同意孩子在家里自學復習,將孩子愿意高考繼續升學作為唯一目標。
4.擺正心態,正確認識高考對孩子的意義
要接受孩子高考前停學在家,或者很多家長難以做到,但這是萬般無奈之下最好的選擇。要知道在這個時間點突然決定放棄學業的孩子,成績可能不會太好,但他們仍然是有升學的希望的。如果家長一昧地強迫、嘮叨要求孩子上學,孩子只會更厭煩更逆反,即使孩子逼于你的壓力重回學校,也未必能靜下心來學習;如果孩子逆反一些,甚至連高考都放棄。因此,父母們面對這類孩子,首先要擺正心態,正確認識高考對于孩子的意義——孩子高考得高分、低分其實差別不大,但孩子參加高考上大學、與不參考高考放棄升學差別就很大。
臨近高考孩子不想學的原因
1.學習原動力不足,目標不明確,迷茫,學習積極性缺乏,因此生活、學習一次次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久而久之就不想去學習了。這種情況需要給孩子樹立目標,主動協助孩子解決問題,幫他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動力。
2.學習成績差,不被老師、同學、身邊的人認可,內心得不到應有的存在感和安全感,自尊心受挫。慢慢就沒辦法用心去學習。這種情況就應該樹立孩子自信心,多給予鼓勵,適當找老師機構涉及合適孩子的學習套餐,一步步解決學習成績問題,融入集體。
3.學習負擔重,壓力過大,長期超負荷學習,無法排解壓力。這種情況就要幫助孩子找到勞逸結合的辦法,可以運動、戶外散步等進行減壓,給予部分孩子休息的時間。適時進行溝通,減少言語的壓力。
4.家庭因素影響,可能因為貧困經濟壓力、或者過于富有感覺讀書無用等不正當價值觀影響,造成孩子感覺讀書不去就業,反正遲早就業。過多的期望值造成孩子壓力。這種情況,我們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他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不要過多給予自己外部的壓力。
無論何種情況,都需要孩子與家長之間做朋友,能夠心與心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找到問題,更容易解決問題。十七八歲,正是叛逆、愛面子的年紀,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自尊,孩子會給你一個滿意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