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孩子是父母手中的寶,從小嬌生慣養,放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融了,導致很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遇到事情時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幫助樹立獨立意識
孩子缺乏獨立意識會影響信心勇氣和能力,而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為父母,在日常要盡量讓孩子有獨立意識,自己決定以及處理個人事情,不要一味幫助孩子做決定,也不要過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圍內讓孩子自己處理。
2、及時對孩子做心理疏導
在成長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會讓孩子感覺不焦慮不安,如自尊心受辱、成績不良、家庭不幸等,這時需要給孩子及時做心理輔導,讓孩子對人生挫折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他們提高受挫能力,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而承受不了。
3、表揚要適當
現在的孩子有點小成就,父母就會格外表揚,大部分孩子是在充滿贊揚的環境中成長,甚至有些犯了錯誤,父母也會因為心疼而護短,卻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任性、虛榮以及自我為中心等性格,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沒辦法面對困難和挫折。
4、幫助孩子克服管理情緒
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并且管理好能得到穩定,并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父母在平時要避免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言傳身教能讓孩子控制自己情緒,在生氣焦慮時不會失控。
5、有意識提高心理鍛煉
心理和身體一樣,需要通過鍛煉才能促進發育,在孩子心理方面受挫教育也很重要,當孩子在失敗時要給予鼓勵,但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要讓他們積極面對,才能在未來承受挫折時不會被打敗。
6、讓孩子有宣泄情緒的地方
孩子一哭一鬧,父母會想盡方法哄騙,只為他們不哭不鬧,卻不知孩子在悲傷的時候讓孩子盡情宣泄,反而對成長有利,此時父母只需站在旁邊安慰或者擁抱孩子即可,讓孩子有時間和空間去消化情緒。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1、引導孩子積極面對誤解非議。
家長要培養孩子積極面對他人的誤解非議,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到無論是聽好話,還是歹話,都能心平氣和。
2、引導孩子做好情感垃圾大掃除。
家長要幫助孩子清理好自己的情感垃圾,如學習的挫敗感、同學的誤會、老師的不公平等,做積極的認知調整,提高壓力管理能力,有效解決學業上的困難和人際沖突。
3、引導孩子尋找樂觀的事例。
家長要幫助孩子尋找有陽光心態的榜樣,可通過講故事、看電視等方式,來推動孩子找到身邊的榜樣。
總的來講,父母想要提高孩子受挫能力,日常要特別注意,不要因為孩子受挫,委屈和心疼,有時正因為大人的過分寵溺,導致孩子在未來沒辦法面對事情,輕易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