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受到挫折,那孩子遇到挫折,家長應該怎么做,如何培養孩子受挫折的能力呢?
如何培養孩子受挫折的能力
1、體驗成功的樂趣,面對同樣的困難,為什么有些人放棄了而有些人卻堅持下去了。一種重要的原因就是,放棄的人認為事情已經不可能成功了,努力也是白費。所以要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困難并堅持下去,體驗成功的的樂趣。
2、為了培養孩子受挫能力,必須讓孩子知道成功的樂趣,一個沒有成功體驗的孩子不可能有堅強的意志力。可以選擇難度低一些的活動或者游戲讓孩子慢慢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并逐漸提高難度,讓孩子感受到失敗。
3、接納失敗,當失敗真的到來,有些人拼死掙扎一會以后,接著就放棄了求生的欲望。要孩子接納失敗,其實是要父母接納孩子的失敗,原諒孩子的失敗并安慰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學會接納失敗。
導致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原因
1、家長過于溺愛
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共有兩種。一種是明知這樣做是錯的,卻由于心軟,而對孩子溺愛,導致孩子的抗挫能力變弱。這類家長見不得孩子受委屈,一看到孩子哭泣,滿肚子的教訓就憋了回去。明知這樣對孩子不好,卻還是選擇了讓孩子逃避困難。
另一種就是家長自身沒有對與錯的意思,并不覺得孩子受到生活中的挫折時,選擇軟弱逃避有什么錯,在他們的眼里,這些都不是事,只要孩子有什么事,他們包解決就好.這讓孩子抗挫變得愈加低下,而他們卻茫然不知這一點導致的后果有多糟糕。
2、家長愛比較、打壓孩子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自己,有多糟糕”,相信這句話大部分人都很熟悉。一些原生家庭,家長一有不如意,各種難聽的話就會在孩子面前接踵地說出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通常一個人長期被言語打壓之后,就會變得自卑懦弱,遇到一點小問題也會因此想不開,抗挫能力可以用非常弱來形容。因此這里需提醒各位家長,千萬別用語言暴力來打壓自家孩子,這樣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經歷生活中每一個挫折時,希望孩子們都能夠積極的應對。用最好的姿態去迎接屬于自己理想化為現實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