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庭可能覺得孩子成績差了就會去補習班補一補,但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實施,很多孩子不能再去補習班,后來孩子成績越來越差,那么為什么孩子成績越來越差?
為什么孩子成績越來越差
1、身體因素。身體狀態差,以及患病等都會影響每天在學校的學習精力。平時督促孩子規律鍛煉,或者周六日帶孩子去打球、爬山等,愉悅心情,鍛煉身體。
2、心態因素。平時遇到困難,是逃避,找父母解決,還是獨立解決。依賴感強,遇到困難從來不嘗試自己解決的孩子,在學習上受影響最大。如果孩子走路跌倒了,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鼓勵孩子自己靠自己站起來,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困難的意識和能力。
3、家長因素。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家長就嚴厲呵斥,很可能導致孩子想到學習就害怕,遇到拿不準但有可能做對的題目,寧可空著也不敢寫出自己的答案。錯誤的教育方式下,父母覺著自己付出了很多,而實際上起的是反作用。家長朋友們,平時要多看一些育兒、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做最有知識的家長。
4、拖延癥。無論是孩子的學習還是大人的工作,拖延癥的危害極大。即便知道一定要好好學習,可總是拖延,也沒有什么用。比如復習,很少有學生能做到自主復習(老師沒有要求的情況下)。拖延癥解決起來也不容易。
5、無法抵制誘惑。癡迷于漫畫、動畫、游戲的學生,整體腦子里想著這些,根本沒心思學習。即便家長把手機、電腦收起來,也沒有什么作用。對于游戲,還是預防為主,教育為輔。直接讓孩子放棄玩游戲很難,不如讓新的興趣愛好來代替游戲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家長可以多帶孩子進行體育活動,多帶孩子出去玩,或者發掘孩子的其他興趣點,比如美術、音樂、象棋、羽毛球等,用健康的興趣愛好,來代替網絡游戲。
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學習沒計劃
現在很多的孩子,學習一點計劃都沒有,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什么時候干什么事一點都不知道。甚至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才能完成。
學習沒有規律,毫無質量
現在很多的孩子,學習一點規律都沒有,每天學習的時間都不固定,甚至還會受到情緒的影響,不好好學習。而且有的孩子學習沒有質量,一點都不知道鞏固和積累,只知道老師布置多少,自己就做多少!
課堂不集中,課后不鞏固
現在很多的孩子,上課注意力一點都不集中,總是思想開小差,或者做小動作。甚至放學后,還不知道鞏固今天學習的知識,這樣下去,成績肯定不會提高。
學習成績是多種因素綜合交匯而成的,原因往往不是一方面,也比較難在短期內解決。不過,在相信家長的努力付出下,孩子的成績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