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厭學已經成為了孩子常見的問題,而且近些年來孩子厭學的現象持續增加,起初孩子可能只是學習態度不好,直至失去學習興趣,嚴重者甚至逃學,那么作為家長,該如何教育厭學的孩子呢?
如何教育厭學的孩子
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
首先,家長應該多和老師溝通,應該和老師說明自己孩子的狀況,老師才能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智力水平等,要從學生根本出發,有針對性的教學。
培養初中孩子的自信心能力
孩子在學習中受到打擊(例如不會做題),很容易讓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初中生有獨立完成想法缺沒有抗壓的能力,學習成績有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自我心理的壓力,導致厭學的情緒出現,家長要多給孩子溝通多了解初中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發泄家長來疏導,給孩子自信心,鼓勵孩子。
尊重個性
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有著各自的魅力,這魅力的根源即為“個體差異”。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希望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尊重孩子的個性,盡量不要以長者自居,以自己的好惡為準繩,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愛好。
怎樣引導厭學的孩子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每個孩子自身都是充滿天賦的,只是缺乏挖掘他的人,結合孩子的特長和興趣,與學習結合起來。使其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對于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應該多多表揚和鼓勵,引導他們的對興趣的熱情轉移到學習上來,相輔相成。
幫助孩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厭學的根本原因大多由于學習進度跟不上,經常受到家長的批評,老師的指責和同學們的輕視,這樣就會導致孩子沒有積極性,自信心受到傷害。因此,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及時想辦法,輔導學生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久而久之,厭學情緒就會減弱,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強烈。
減輕學生的心理和課業壓力
現在也有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特長班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了孩子很多壓力,造成孩子心理的反感和抵觸,當孩子承受不住的時候,厭學就會產生,嚴重的干脆離家出走。因此,老師和家長應該盡量減輕厭學學生的負擔,做到寓教于樂,因材施教。
遇到孩子厭學的問題,家長不要感到焦慮,一定要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根據原因來慢慢引導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學會樂學,在學習中找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