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碰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好不容易哄到學校大門,孩子死活不進校門,家長是既生氣又無奈,其實這只不過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用錯了方式,所以也導致事與愿違,那么,小朋友不愿意上學怎么引導呢?
小朋友不愿意上學怎么引導
1、向孩子了解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家長要跟孩子溝通一下不想上學的具體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面狠狠地批評了一通,感覺顏面盡失;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與同學發生了激烈的沖突,雙方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家長必須本著充分尊重和認真傾聽的態度跟孩子交流,而不是向孩子興師問罪,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并根據孩子說出的原因,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
2、請老師共同開導孩子
家長要到學校跟班主任老師進行一次面對面地溝通交流,一方面跟老師說明孩子不愿意上學的想法和原因,另一方面向老師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核實孩子的說法。如果孩子的說法屬實,家長要請班主任老師共同開導孩子。
3、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信心
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長大以后想成為怎樣的人,但是,那個理想可能比較遙遠,對于孩子目前的學習沒有足夠的激勵作用,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設定短期的學習目標,并讓孩子明白只有不斷實現一個個短期目標,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樣就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缺乏正確學習目標
這部分孩子大多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迫于老師、家長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
2、學業負擔過重,產生逆反心理
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拼命給孩子施加壓力和學習任務,以致孩子完全不能承受,他們很反感老師和家長這樣“無理”地對待自已,于是越來越對學習感到厭倦。
3、孩子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
如果孩子在學校的時候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兒也會討厭去學校。這些不開心的事兒,可能是學習成績不好而造成的不開心;或是因為做錯了事兒,老師批評造成的不開心;亦或是與其他小朋友鬧矛盾造成的不開心……每一件事兒都會牽動孩子的心,也會牽動他們不想去學校的神經。
家里小朋友不愿意上學,家長必須尋找問題的原因,并請班主任老師共同開導孩子,同時,家長還要為孩子設定學習目標,讓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盡快回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