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喜歡學習的,有很多孩子在小學或者初中已經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一些叛逆情緒,當孩子開始不愿意學習,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怎么引導呢?家長該怎么做呢?
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怎么引導
孩子不上學要調整好情緒溝通
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不上學就火冒三丈,或者是對孩子上來就打,可能由于家長的不正確做法,孩子就會變的叛逆,從而離家出走。首先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只有心平氣和才適合坐下來和孩子溝通、解決問題,光靠吵或者打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相反只會讓問題更嚴重,甚至最終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
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可能每個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不能靠自己的猜測就下定論,其實現在孩子一般都心思單純,如果家長能把孩子當成朋友去交談、出謀劃策,相信孩子會很愿意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難,所以家長最好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比如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不敢說,在學校學習受挫了,或者是有暗戀對象了,亦或是分手了等等,可以試探孩子是否愿意轉學。
知道原因后要好好開導安撫
由于孩子年齡比較小,心智不成熟,經歷也比較少,很多問題想不通也很正常,家長可以根據孩子遇到的問題舉例子加以開導,安撫孩子的情緒,先不要著急送孩子去上學,等孩子情緒平復了再做打算。在此期間可以和孩子商量對策,勸說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之以利弊,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和面對眼下發生的事情。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恐懼心理。孩子不愿上學大部分是對學校不了解,特別是看到其他孩子上學,在學校門口哭鬧,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一種刺激,埋下了恐怖的陰影,所以在孩子準備上學的階段不要讓孩子覺得學校恐怖,慢慢的灌輸上學的優勢和誘惑力。
2、害羞心理,孩子的本性都是很開朗,陽光的,但有些膽小的孩子比較靦腆,害羞見到陌生人,不敢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這一般都是孩子的安全感不夠的表現,家長要盡量的創造環境,有目的性的培養孩子大膽陽光的個性,多多的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
3、依賴心理,孩子的依賴心理都是比較強的,所以這也是孩子的本性,害怕到學校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會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培養孩子獨立的一面,但是要注意節奏,不能進度太快。
4、焦慮心理,孩子的內心世界大人永遠不懂,但是不懂可以慢慢的去分享孩子的內心,孩子往往考慮的事情不是我們大人能理解的,所以不愿上學,可能是孩子考慮的比較多,比如學習成績,和老師同學的交流等,這都是孩子幼小心靈一種考驗,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的畏懼和焦慮,開導好孩子面臨的一些不安因素。
其實對于孩子不愿意上學這件事,如果家長真的沒辦法勸動孩子,不如讓孩子的同學或者朋友來勸孩子,當然這也是需要經過孩子用意的,如果孩子不愿意讓朋友知道此事,不建議說,可能因為兩個孩子關系比較好,合得來,在同學的勸說下孩子就愿意去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