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生活中很多家長發現,自家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是發呆就是與同學說話,老師一再提醒,卻不見效果。其實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課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興趣不足,也可能是專注力的問題,因此,家長要找到根本原因,對癥下藥。
不專心聽課是什么原因
1、興趣不足:孩子對某一科目或老師的講解方式可能不感興趣,不愿意關注課堂內容。嘗試尋找孩子的興趣點,激發學習動力。
2、心理因素:孩子可能存在學習焦慮、自卑、缺乏自信等心理問題,影響到注意力的集中。家長和老師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3、專注力出現問題: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本身專注力的時間就不長。整個小學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專注力保持的時間為15分鐘。三四年級的孩子,專注力保持在20分鐘。五六年級的孩子,能保持30分鐘左右。
4、課堂上沒有參與感: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就會主動參與其中;對他沒有吸引力的,就無法融入。對于課堂也是如此。
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成績差,家長該怎么辦
1、向孩子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有意義的文學書籍讓學生閱讀,用精彩的書文內容吸引其注意力,養成注意習慣。
2、和老師積極溝通,配合學校工作,按老師要求做一些家庭活動,以有利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培養。
3、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孩子成績差,缺乏學習興趣,這個時候最簡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成就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平時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給孩子一些認可,例如抽簡單的問題回答,讓他答對。或者每次考試有進步,狠狠的夸贊夸贊!
4、給與孩子一定的關注。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例如上課搗亂的同學也是為了想獲得老師和同學的關注。老師上課可以給與孩子一定的目光,產生對視,當孩子發現你在看他,他會認真聽講的。
5、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的熱情不高漲,可能會出現上課說話的現象,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發現課堂的樂趣,可以改善孩子上課總說話的情況。
孩子專注力不夠怎么辦?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1、創設一個安靜而相對獨立的環境。孩子們的注意力是極易轉移的,一個小小的飛蟲,一點點光斑,一小段音樂或者一股飄來的食物的香味都會讓孩子瞬間興奮而轉頭離開。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的時候最好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而獨立的環境,讓孩子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全身心的投入。
2、家長要做好旁觀者和引路人。在孩子遇到困難或者他感到枯燥無聊的時候,家長就要適時做一些督促或者引導之類的工作了。督促可以是溫和的進度提醒,也可以是親昵的鼓勵。
3、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4、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