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非常大,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他們既要應對青春期生理變化,也要應對學習的壓力,很多孩子因為無法應對壓力,產生躺平擺爛的心理,沒有學習斗志,成績更是平平無奇。家長們著急不已。
初中生躺平擺爛怎么回事
1、孩子想擺爛主要原因是無所謂的心理。估計是孩子之前受到很多壓迫,承受不了了直接擺爛,破罐子破摔,因為無所謂不在乎了。
2、有時候是不太會表達自己,以至于表達自己想法時會被認為是無理取鬧,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沒有來自于最親的人給的自信心,長期就會導致孩子沒有自信心擺爛。
3、如果學校的環境給孩子帶來一些壓力或痛苦,而孩子又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時,那么他們可能會感到困惑和無助,甚至還會增加負性情緒。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會選擇逃避壓力。
4、在家庭中,很多父母往往會擔心孩子事情做不好,不讓他們嘗試,或者過度地溺愛孩子,孩子就會很容易在家庭中找到舒適感。
5、缺乏內在動力。此階段的孩子由小學轉入中學,他們面臨著教育內容的增多,父母期待的提高,以及同輩對自己的壓力。諸多挑戰會讓青少年感到煩惱和倦怠,“擺爛”的需求提升,他們也許會嘗試使用懶散的心態面對自己的沖突,而變得懶惰。
6、自我內耗。過分注重結果的教育模式讓孩子們害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害怕父母老師的失望,害怕同輩的嘲笑,他們抻開脖子用力遙望目的地,沒有多余的精力能用來駕駛“去往遠方的車”了。
初中孩子一副擺爛的狀態怎么辦
1、家長做好榜樣。面對孩子的擺爛心理,家長要做好榜樣,停止焦慮。這個時候,家長越焦慮孩子就越躺平,這些擺爛躺平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受過很大的創傷,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因此,如果家長自身情緒不好,自然也不會有智慧和能力去引導孩子了。
2、多陪伴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家長不妨在平時多陪伴孩子,在陪伴過程中有交流和溝通,多聽孩子訴說自身遇到的煩惱,并給與幫助,從根本上消滅擺爛狀態。
3、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表現得很焦慮時,此時家長應該去傾聽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去理解、平復他們的心情。在傾聽理解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對考試有一定的焦慮緊張都是很正常的,考前適度的焦慮緊張更有利于考試的超常發揮,從而幫助孩子克服自身不良情緒,停止擺爛。
4、引導和關注。需要引導孩子認識到學習是很重要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了解他的原因和困難所在,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支持。
5、激發孩子興趣。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多給孩子提供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有趣內容和活動,讓孩子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樂趣和成就感,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中去。
6、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孩子可以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包括每天的學習任務和時間安排,以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7、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定期復習、做好筆記、認真完成作業等,以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學習沒動力,成績下滑,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1、明確目標。引領孩子走上自我驅動之路。要培養孩子的內驅力,首先需要了解他們的興趣所在,引導他們明確自己的夢想。當孩子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他們就會自愿投入時間和精力,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2、制定計劃。有條不紊地邁向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需要制定合理的計劃來支持目標的實現。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規劃每天的學習時間、每周的任務以及長期的成長計劃。
3、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對某些事物的興趣是他們自我學習和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和環境,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潛力和興趣,從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4、給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孩子自己掌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可以增強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比如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己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等。
5、讓孩子保持學習的新鮮感。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需要長時間堅持的枯燥的事,每天都需要重復一樣的事時間長了自然會失去興趣。適當的娛樂是必要的,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之余增加一些新鮮的有趣的、不會給孩子造成額外負擔的娛樂活動。
6、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和進取心。好勝心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只是說有的人好勝心比較強有的人比較弱。而對于好勝心,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孩子有好勝心以后會不會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歡較勁,那這就需要家長去正確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