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邁入青春期的門檻之后,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經常亂發脾氣,也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讓父母無暇應對。對于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先清楚緣由,然后再對癥下藥。
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易哭怎么回事
1、學業壓力。初中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隨著學業的升級,他們需要面對更多的學科和更多的知識點。這樣的壓力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容易使他們陷入情緒低落的狀態。
2、不能正確面對挫折。家里的長輩愛孩子,一定不會讓孩子輕易受委屈。但是,在幼兒園與同學爭吵;考試分數低被老師責怪……往往在這樣的時候,孩子面對挫折會感到委屈,“玻璃心”也會嚴重,回到家里先是一個悶葫蘆,隨后就會哭鬧起來。
3、面對別人評價,容易動搖自己內心。在家里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當這兩者對孩子進行評價時,往往是最容易影響孩子的性格,好的評價會讓孩子成長,而壞的評價會讓孩子情緒低落,會在內心否定自己。
4、社交壓力。初中生的社交圈子開始擴大,朋友們的影響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如果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強,或者遭遇到朋友之間的沖突和排擠,都會對他們的情緒產生負面的影響。
5、生理因素。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孩子們的身體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荷爾蒙水平波動,使得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這個時期的孩子們常常會感到焦慮、緊張、易怒、情緒低落等,這些都是由于生理上的變化所引起的。
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易哭怎么教育
1、家長要保持冷靜。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自控能力差,當家長看到孩子情緒暴躁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沉著,冷靜、理性的應對。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而變得歇斯底里,強化孩子煩躁的情緒。如果家長采取簡單粗暴、以暴制暴的方法,就可能會讓孩子加重逆反和反抗的心理,讓“戰況”再次激化。
2、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當孩子出現發脾氣的狀況,家長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可以試著去與孩子發生“共情”,傾聽和了解孩子的訴求,掌握他們的情緒,并引導孩子離開讓他發脾氣的環境,等孩子真正冷靜下來了,再來一起分析原因,教會他如何識別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3、幫助孩子接納情緒。情緒是一種能量,會來也會走,沒有正向、負向之分,但是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到孩子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前提是家長要處理好自己的焦急情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該怎么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渴望的是平等,所以父母要放下架子,與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孩子在這個時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和見解。當我們能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時,就能找到和他們溝通交流的橋梁。
尊重孩子的獨立追求。家長應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獨立意識的增強,通過各種方式,以實際行動給予支持。
比如,在他決定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對孩子表示信任,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給孩子支配時間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知道我們可以是朋友,但絕對不是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