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外界一些因素的影響,產生一些不良情緒,比如焦慮,易怒,煩躁等等。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幫助他們化解,那對孩子的身心將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怎么辦
1、多交流。叛逆期的孩子想要確立自己與外界的平等性,所以會出現比較激烈的對抗表現,此時家長要注意和孩子多交流,但是不能用強硬的語氣來壓制孩子,需要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正確認識孩子的成長并予以鼓勵和理解。
2、改變教育方式。有些孩子完全是因為父母的嬌慣才導致的壞脾氣,家長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對孩子過于溺愛,有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不是可以嚴格的拒絕。
還有些孩子,是因為父母不夠關注,長期不在身邊。故意發脾氣引起父母的關心,家長可以自行針對孩子的情況,看看孩子發脾氣屬于哪種原因。
3、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當孩子出現發脾氣的狀況,家長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梢栽囍ヅc孩子發生“共情”,傾聽和了解孩子的訴求,掌握他們的情緒,并引導孩子離開讓他發脾氣的環境,等孩子真正冷靜下來了,再來一起分析原因,教會他如何識別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4、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這個時期他們的內心的壓力也是特別大的。
還在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情,都會讓孩子在內心積攢的壓力,無處發泄,孩子回家后,也許家長的一句話,就會成為孩子情緒爆發的“導火線”。家長們就需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這些情緒的來源,然后逐一解決。
5、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家長應該努力營造這樣的家庭氛圍,與孩子共同分享快樂和悲傷,增進親子關系。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閱讀、觀影等方式,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興趣愛好。
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
1、父母仍像對待小孩一樣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不少父母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仍然像對待兒童期的孩子一樣,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地當全職保姆。
殊不知,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以后,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烈,渴望擁有獨立空間,渴望自己做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希望父母再把他們當成小孩子一樣噓寒問暖。所以,父母越是關心的多,孩子就越覺得反感。
2、父母處理問題簡單粗暴,激起孩子的壞脾氣。在傳統的家庭觀念里,父母往往認為孩子必須聽大人的話,如果孩子不聽話,大人就會粗暴打壓。正是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壞脾氣。
父母該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良情緒
家長換位思考。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先認清自己的身份。在問題產生時,及時的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可以選擇去轉換身份,思考自己兒時叛逆期的心理活動,假如自己是孩子又會如何去做?相信你就能夠有一個合理的答案了。
學會接受。如果我們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以及他的內在的情感分泌的話,我們可以更好地去接受孩子。孩子有他的情緒,有他的主張,有他的觀點。家長先去接受孩子的心理狀態和看待問題的態度,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克服、解決問題。
合理化表達。家長不應該過分的去壓抑青春期孩子的表達欲望,應當給到孩子一個情緒宣泄的出口。遇到問題時,允許孩子充分的表達他的觀點,只有當孩子把感性的心理狀態呈現出來了,把情緒宣泄出來了,才能夠更好的進入到理性的部分,去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