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大多數是在學習中或生活中積壓過多挫敗感造成的,孩子厭學情緒出現時,家長要及時的干預并處理孩子學習中的負面情緒,孩子才能逐漸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小孩13歲不想上學怎么辦
第一、給孩子安排適當的學習時間。要給孩子安排實際可行的學習時間,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這樣孩子才會把學習當作正常的生活習慣。
第二、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條件來探索自己的興趣,甚至主動學習。
第三、及時給孩子提供反饋。當孩子取得成功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孩子才能學習的更有動力,在失敗時也要及時給予安慰和支持,讓孩子不因失敗而放棄。
第四、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從而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興趣。
第五、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孩子的學習不僅僅受父母的影響,也受自身的影響,父母應該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學習的資源,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
13歲小孩不想上學、無心學習有哪些表現呢
1、注意力不集中,有拖延現象。很多孩子上課效率低,注意力無法集中,很容易被其他因素影響分神。那就說明孩子心中有一定的厭學情緒,他們面對學習的時候會覺得十分枯燥,無法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并且在寫作業的時候也存在一定的拖延現象。
2、社交能力差。社交能力差的孩子也存在厭學情緒,成績好的孩子,在學校與人交往時都非常樂觀向上,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不喜歡去學校,總是逃避上學,和學校同學的關系也處理不好。
學校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很想逃避的場所,這樣的孩子還喜歡悶在家中,在生活中很難看到有小伙伴會來找他出去玩兒。
3、沉迷游戲。擁有厭學情緒的孩子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面,其中最多的就是游戲,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是打游戲的能力卻很強。
在學業上的失敗是他們無法找到生活的成就感,所以只能將注意力放到游戲上,在游戲里闖關晉級會讓他們獲得滿足感,所以很多孩子會對游戲上癮無法自拔,這就是因為他們體驗不到學習的成就感與樂趣。
激發孩子學習內在動力的要點
1、期望值要恰當。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定在合適的水平,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結果”送到孩子手上,那樣會使孩子失去興趣;同時也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夠碰到的,否則反而會上孩子失去信心。
2、了解孩子的能力。家長要善于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要知道,人有差異性的,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沒有什么好效果的。
3、遵循孩子做事的規律。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家長應該遵循規律,在對的時間選擇讓孩子做對的事情,這樣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讓孩子有成就感。家長在學習上不要事無巨細和大包大攬,但是在培養孩子自信自強這方面要有意識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