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情緒并不是突然之間產生的,而是在各種不良情緒和因素的積壓,慢慢增加的。所以作為父母,發現孩子不想上學時,一定要找出問題的根源,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重新愛上學習。
孩子不想學習怎么開導
1、和孩子溝通,不強迫孩子學習。當自己的孩子說不想上學時,家長們千萬不要大意,雖說每個父母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生活中很多人還是不知道該怎么教育。
對此,建議和孩子好好交流,了解清楚孩子是什么原因產生的厭學情緒,比如是不是學習成績下降?爸爸媽媽的期望太高?是否和同學有矛盾等等,然后寬慰他們。
如果孩子不想和自己交流,家長們也不要惡語相向,拳腳相加,否則只會加重事態,讓孩子的心靈多一層傷害。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給孩子一點玩樂的空間。多加贊美自己的孩子,不要總是批評。
2、挖掘孩子的特長,培養其自信。通常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都會開始說教,長篇大論的講道理,這樣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讓孩子覺得厭煩。家長應該在詢問清原因后,空余時間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幫助孩子放松自己,讓孩子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應該學會發掘,鼓勵他們參加一些活動,發現孩子的特長,慢慢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逐漸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重拾學習的興趣。
3、和孩子老師溝通一下。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訴自己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的老師聯系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4、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適當引導孩子參加多種文化活動,學校里單調枯燥的文化學習,會逐漸消磨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家長要根據小朋友的興趣引導他參加多種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
1、學習內容缺乏趣味性:如果教育者不能讓學習內容變得有趣、生動,那么學生就難以產生學習興趣。如果課程缺乏趣味性、互動性和實用性,學生可能會感到無聊和無動于衷,這就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
2、學習壓力過大:一些家長和老師會對孩子產生過大的學習壓力,導致孩子產生焦慮和壓力,這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可能會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從而不喜歡學習。
3、缺乏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有很大關系,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心,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無法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失去學習興趣。
4、家庭環境不良: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很大影響,如果家庭環境不良,例如家長爭吵、父母忽視孩子等,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使孩子失去學習興趣。
孩子不想上學,父母應該怎么辦
父母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愿,但是現在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孩子不僅要在學校承受學習的壓力,回家還要聽父母的嘮叨和教育,周末還要去各種補習班,因此孩子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
這時父母一定不要繼續再給孩子施加壓力,一定要先減輕孩子的負擔,給他創造一個良好而輕松的學習環境。讓他能在高壓學習的環境下有喘息的機會,同時要多和孩子溝通,避免揠苗助長。
父母要給予孩子理解與鼓勵。當孩子有了厭學的表現,家長也不要過度緊張,每個人在學習階段都會產生不想學習的念頭,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多多開導孩子,調節孩子的情緒。
適當用一些小獎勵來鼓勵孩子讀書學習,給孩子制定幾個比較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在孩子完成之后給予他鼓勵和夸獎,讓孩子體會到認真學習的成就感,隨后逐步增加目標難度直至孩子擺脫厭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