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考試期間,孩子們難免會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此時家長們要引導孩子學會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超常發揮,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孩子考試緊張家長怎樣安慰
1、讓孩子有考試有正確的了解。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用平常心去對待,要讓孩子知道考試,就是對平時學習的一種小考驗,根本就不能夠作為自己人生當中的目標,那么這時候就容易讓孩子對考試有正確的了解,也能夠緩解孩子緊張的壓力,還可以輕松的去面對考試。
2、積極評價和鼓勵孩子。當孩子呈現出良好的學習成果,及時給予無條件的贊揚和肯定,特別是當孩子在學習中有所進步時。表揚和鼓勵不僅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動力,還可以減輕他們的考試壓力。
3、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地環境。由于孩子受到學業地客觀影響,一般父母與孩子只有在晚飯時才能有較多地時間在一起聊天。所以父母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要總將話題圍繞在學業上。
4、帶孩子出去運動或者放松。在學習上,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一旦發現孩子學習靜不下心或者煩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將孩子的注意力轉到其他方面。
我們可以和孩子說“看你學習挺累的,最近有部新電影上映,我們去看電影吧;或者說,媽媽想減肥了,你可不可以陪媽媽去跑步呢?”與其讓孩子一個人坐在那發呆,還不如帶他出去放松一下,正好釋放一下學習壓力。
5、積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想有臨危不亂的本領,擁有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自信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擁有自信的人,即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有迎難而上,努力攻克困難的勇氣。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可以適當地夸獎孩子,以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考試緊張的原因
1、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很多時候,導致孩子出現“一到考試就緊張”的情緒,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由于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考試失敗,當孩子出現類似情況時,父母要學會正確且及時地對孩子做出引導,合理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2、父母寄予的期望過高。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對考試抱有恐懼的心理,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家長在孩子身上寄予了過高的期望。作為家長,肯定都想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過度給孩子施加壓力,不僅不利于孩子取得進步,甚至有可能讓孩子對此產生恐懼感和排斥心理。
3、害怕因失敗受到懲罰。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孩子害怕失敗,擔心失敗后會被父母責罰,或者是不敢面對父母失望的眼光。但越害怕失敗,往往就越容易失敗,父母的打罵或懲罰,都容易在孩子的內心留下陰影。所以孩子在聽到考試時,總會不可抑制地出現緊張的情緒。
臨近考試正確的復習方法
1、科目復習合理規劃。每個學生的各個科目掌握的情況通常都是不太一樣的,而每一門科目的考試特點也是不同的,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科目來說不是投入的時間、精力越多就是越好的。
畢竟時間一共就那么多,同樣的精力分配到不同的科目上對總成績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所以合理分配時間去復習提分效果會更好。
2、結合老師的節奏。如果說最了解自己學習情況的是學生本人,那么最了解考試就一定是老師們了。一定要相信老師的專業性!
他們不僅僅對“考點”有著足夠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會知道很多歷屆學生都很容易出現的錯誤在哪里——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經驗的借鑒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切勿覺得老師的復習太簡單,溫故知新,不去試試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會有新的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