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緊張家長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盡量在孩子面前,不要經常提到成績;2、可以帶孩子出去散散心,緩解孩子的壓力;3、端正孩子態度,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考試。
孩子考試緊張家長應該怎么說
1、盡量在孩子面前少提起成績
父母常對孩子提及成績,是讓孩子產生壓力的起源,因此如果想讓孩子產生焦慮,那么成績就不要經常提及了,尤其是現在臨近期末了,越是提及成績,越是會讓孩子覺得有壓力。
關心孩子的未來,并不是只有成績,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孩子的身體狀況,心理發育、性格發展都需要父母多加關注,這些一點也不亞于成績。別和孩子找不到話題的時候就問孩子最近成績怎么樣,問問孩子在學校開不開心也會舒緩孩子的壓力。
2、可以帶孩子出去散散心
如果孩子一直緊張焦慮的情緒,父母不妨帶著孩子放松放松,帶孩子做做運動,出去玩一玩,不要怕耽誤時間,如果孩子因為焦慮而考得太差勁,會比耽誤一天或半天的時間還讓孩子難過。運動是最能讓孩子暫時放下壓力的事情,帶上孩子去空曠的地方打打羽毛球,做做運動,會讓孩子身心開闊,壓力也會因此慢慢緩解。
3、端正孩子的態度
要端正孩子對考試目的的認識,家長首先要正確認識考試的目的。不要每次都把分數看的太重了。孩子沒有考好,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從中發現孩子的不足。考試只是對一段時間內學習狀況的一次檢測,檢測孩子知識掌握得怎么樣。對于做錯的題目,經過老師講解和訂正后,以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孩子為什么會有考前焦慮
1、缺乏自信心
成績好的孩子一直都很自信,很少會產生焦慮感。而成績不是很好的孩子,會對自己不自信。他們總是自己很多題目不會做、考試又會粗心。有的學生平常試驗的分數挺高的,可是一到真正的考試就會特別緊張。如果沒有考好的話,別人就會鄙視自己,所以會感到很焦慮。
2、知識掌握不牢
有很多家長對我說,孩子已經在外面補課了,但是成績還是很難提上去。我非常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于是對家長說:孩子的基礎知識如果沒有掌握好的話,后面的課程自然就很難聽懂了。所以一到考試他就特別害怕。他自己沒有信心,所以會感到焦慮。
3、外界壓力大
來自外界的壓力也有很多。比如有家長給孩子的壓力。有的父母很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如果差距太大的話,父母就會指責孩子。有同學之間的競爭壓力。同學之間也會互相競爭,上次誰考了第一名,誰考了最后一名,大家都知道。大多數孩子也想考得好一點,因此也會感到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