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學校是個小社會,形形色色的孩子生活在同一所學校,出現摩擦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當摩擦升級為欺凌,就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孩子總在學校被欺負,會對他的自信心、價值觀以及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高中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應該怎么辦
保持冷靜:首先,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過于激動或焦慮。這有助于您更好地處理問題。
了解情況:與孩子溝通,了解事件的詳細情況。聽取他們的觀點和感受,并試圖理解他們為什么被欺負。
切身實地的關心孩子:孩子將自己被打的事情告訴父母,就是因為被打疼了、受了委屈,他自己的安全已經受到了侵犯,當孩子跟你傾訴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感受他的痛苦與委屈,問他哪里被打了、傷著了,父母表現出關心的態度,會讓孩子心中安全感倍增,也能更好的體會父母的愛。
尋求幫助:如果情況嚴重,家長應該與學校聯系,向他們報告此事。學校可能會采取適當的行動來解決問題,如調解或懲罰欺負者。
聯系對方父母:如果發現欺負是實施在身體上的,而且也已經和學校都談過了,那么聯系對方父母是很有必要的,要讓他們知道發生的這些事情,并告訴他們希望協助立即停止這一切。
教育孩子如何應對欺負:教育孩子如何處理欺負,如如何避免激怒欺負者、如何尋求幫助等。
高中孩子被欺負不敢還手是什么原因
1、父母把孩子當成“掌心寶”,過度保護。很多家長把孩子保護的密不透風,覺得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變成一株溫室里的花朵,經受不住一點的風吹雨打。在面對別人的欺負時,他沒有應對的勇氣,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這種傷害。
2、采用“打擊式”的教育方式。有些父母采用“打擊式”的教育方式,并不會因為孩子哪一件事做得好就夸獎他們,而是雞蛋里挑骨頭,這樣做的結果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要知道,孩子的內心其實還并不是那么成熟,他們不像成年人一樣有那么強的承受力,相比打擊,他們更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
3、家長沒教會孩子,如何用肢體反抗欺凌。孩子挨打不敢“打回去”,有一部分原因是,對方比他的實力更強,他有些畏懼,知道打回去也占不到便宜,于是就默默忍受。但是,大部分孩子挨打不敢“打回去”是他缺乏用肢體反抗欺凌的訓練,不知道打回去。
4、膽小怕事,不敢出頭。部分小朋友非常膽小,遇到問題之后,第一反應是等著被別人保護。然而在面對其他小朋友欺負的時候,由于從眾心理,并沒有多少人愿意站出來。此外,這部分小朋友因為害怕被這些小霸王們欺負,所以根本不敢向家長或老師打報告。
高中孩子總被欺負,家長一定要教給孩子的社交技能
1、培養孩子基本的社交禮儀。如果孩子自身是一個不懂禮貌的小朋友,就很難融入到團隊活動中。所以,家長要做一個懂禮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帶著孩子一起做,并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和規則。
2、教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技巧。孩子的心地都是善良單純的,但有時候不知道要如何表達自己的善意和想法。這就需要家長手把手具體地教孩子遇到情況可以怎么說怎么做。
3、創造條件鍛煉社交能力。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小,在外不敢主動和不熟悉的小朋友一塊玩。家長可以創造條件,讓幾個孩子熟絡起來。比如,幾位家長帶著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出去玩,使孩子在放松愉快的氛圍下打開心扉接受他人。
4、說話做事要大大方方?!笆磷涌偸翘糗浀哪蟆?,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發現,那些說話小聲小氣,做事畏畏縮縮的人,總是給人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不敢面對別人的眼神,不敢去做一些嘗試。這樣的人給別人的感覺是“他不行”、“他不會”、“他好欺負”。
5、做一個敢指出問題的人。“善良要帶點鋒芒”,善良友愛的孩子是我們一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但是過度的善良和忍讓會讓他人習慣“欺負”,因此,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委屈自己去成全別人。
6、要和同頻的人做朋友。讓孩子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你的朋友,只有適合自己的,能為你考慮得人才能成為你的朋友。因為,每個人的性格、習慣、經歷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認知不同,人和人不一定都是合拍的,不要奢望和每個人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