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步入初中,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環境和學習節奏,所以成績出現下降也實屬正常,家長不用過于緊張擔心,同時也要多多鼓勵安慰孩子,提升孩子自信心,讓他們盡快把成績給提上去。
孩子初一成績下降怎么辦
1、家長不能一味地指責孩子。因為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優秀,當成績下滑時,孩子也非常難過。如果家長再向孩子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孩子就會更加懷疑自己的能力。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非常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如果家長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就會自暴自棄,故意與父母做對。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努力安撫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重拾學習的自信心,這樣做才能讓孩子盡快振作起來,努力提高學習成績。
2、家長要仔細分析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如果孩子的所有學科成績都不理想,家長則要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學習習慣是否存在問題,尤其要關注聽課效率,這是導致初中生成績落后的主要原因,只有把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工作都做到位了,才能提高聽課效率。
如果孩子存在嚴重的偏科問題,某些學科的成績特別落后,家長則要引導孩子在這些學科上多花時間,不僅要仔細梳理基礎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還要養成整理錯題本的習慣,這樣做才能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查漏補缺,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3、督促有效的預習。不同于小學時候,學生一次沒有記住新字、新詞,老師會反復強調,從而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到了初中階段,雖然初中老師也會強調復習的作用,但是更加注重學生通過習題,來掌握理論知識。
在班級授課制中,允許出現部分學生無法理解課堂內容情況的出現;所以,學生能否在一堂課中,有效的掌握老師教授的知識,顯得很重要。
4、從學習的方式方法入手。小學的學習有老師引導的多,學生缺乏主動性,學習依賴性強,更不會總結學習方法。
而初中學習科目增多,難度加大,老師也不再像小學老師那樣仔細講解每一道題、每一個學習內容。中學要求學習自主學習,也更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積累、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看名著、小說、古詩詞等。
孩子初一成績下降的原因
1、對初中學科認識不足。進入初中,如果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科特點的巨大不同,還是采用以背為主的方法,勢必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習效果難以檢測,只能等到月考。
而一旦考成績出乎意料的差,會對孩子的自信心產生極大的影響,對于曾經成績輝煌的學生來說則令人無法接受,如果不及時進行相關調整會很容易造成惡性循環。
2、忽略初中知識的延展性。進入初中之后,還有一個經常出現的現象:上課能聽懂,但課后練習不會做。究其原因就是對課本內容沒有做到深入思考,沒有真正做到吃透、消化,以為記住就可以了,但是最終發現要解決相關題目,僅憑記住那些課本內容是遠遠不夠的。
課后問題無法解決,面對試卷上難度更大的題目就只能束手無策了,這也是導致一部分學生在數學化學這樣的科目上考不到高分的原因。
初中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課前預習。課前自習可以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于看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等老師講到的時候認真聽,這樣會理解得更透徹,經常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學的能力,這是將來學習、工作要具備的能力。
專心上課。老師在授課時經常教導學生們,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不要三心二意,老師不可能給大家再講一遍,因此專心上課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聽的時候要多種動作協調起來,比如邊聽邊做筆記;同時要參與交流和互動,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盡量回答。
及時復習。每天大家學習的知識點很多,想要都記住是根本不可能的,大部分同學下課后就忘記了,因此復習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及時復習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可以檢測自己掌握的知識情況,減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