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是由很多方面導致的,當家長發現初中學生有厭學的苗頭,一定要分析原因,然后幫助初中學生解決問題。
14小孩厭學怎么辦
1、厭學的關鍵因素
(1)學業失敗,很多初中學生在學習中一次失利,或某一門功課沒學好,產生挫敗感,又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就會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缺乏主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其結果是學習成績下降;而由于學習成績差,得不到理解和賞識,更會喪失學習興趣,變得開始厭學。
(2)初中學生制定目標不合理,不少家長期望過高,孩子雖然努力,但總也達不到父母所制定的目標,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使初中學生望而生畏、失去上進的勇氣,產生對立情緒,失去自信。
(3)初中學生學習疲勞,學習內容過多、學習材料枯燥、單調、缺乏趣味性,學習強度高,有的家長怕初中學生輸在起跑線上,做完了學校作業還要加做課外練習;還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都會造成心理疲勞,對學習感到倦怠,煩悶、易怒、精神渙散,興趣喪失,形成惡性循環。
2、培養孩子的人生觀
價值觀建立于人生觀之上,一個有健康、積極人生觀的初中學生,對“學習”這件事的態度定會是積極的,是一定不會厭學的。要知道,學習知識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完善自我的途徑,而不是以得分高低為目的。無論成績如何,一個自信的初中學生他可以隨時接受所有的不確定和波動,所以應對培養初中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從根本上改變厭學現象。
3、采取一定的物質激勵措施
實際上,是并不提倡用物質激勵的方式讓家長朋友們督促自己的孩子學習,更好是讓初中學生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學習意識與態度。但是對于一些厭學癥嚴重的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必須需要一定的外力督促作用,才能去學習,才能逐漸改變厭學的現象。這個時候,你就要了解孩子更想要的東西是什么,告訴初中學生如果學習效果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滿足他的某個心愿,這種方法可以對付那些有著固執的厭學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