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孩子缺乏學習的動力,甚至是不愿意學習,產生厭學情緒,想要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找到原因是關鍵,找到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小孩出現厭學怎么辦
1、找準孩子厭學的原因。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努力找出孩子出現厭學情況的原因。注意這么做一定不要讓孩子知道,否則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2、家長調整對孩子的要求及方式。比如,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只注重考試分數、波浪式關心或甚至放任不管等;家長采取操之過急的方法,諸如責罵等,以致弄巧成拙,增加孩子對學習的厭惡感。家長首要的任務是設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動機來源于需要,包括興趣、成就感及受到贊賞。當孩子具備、甚至于獲得滿足需求后,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然后逐漸愛上學習。
3、鼓勵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些激勵的話;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
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4、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家長對于孩子學習總是嘮叨的不停,家長還會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這樣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的精神也容易緊張。
家長應該放松壓力,讓孩子進行自學,家長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孩子也能放松精神,心情也會愉悅很多。這樣能夠刺激大腦,孩子的智商也能變高好多。
小孩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
1、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學習,還以為是為父母而學。當看到社會上一些沒讀書而賺了大錢的人時,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
2、學業負擔過重,產生逆反心理。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拼命給學生施加壓力和學習任務,以致學生完全不能承受,他們很反感老師和家長這樣“無理”地對待自已,于是越來越對學習感到厭倦。
3、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至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
4、與人際關系差有關。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學生人際關系差,經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感到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學心理。
厭學的孩子通常會有哪些行為特征呢
1、遲到曠課逃學。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了,就會很頻繁的遲到。遲到次數比較多了,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孩子厭學了,所以家長這時就可以詢問孩子遲到的原因,看孩子對孩子是不是沒有興趣了;曠課跟逃學這就更不用說了,這肯定是對學習沒有興趣了,想要逃避學習。
2、喜歡找借口不去上學。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學,也會以自己生病為借口不去學校。要是長時間這樣的話,父母這時就要注意了,孩子根本就沒有生病,只是拿生病當不想去學校的借口,家長要清楚孩子為什么不想去學校,然后再幫助孩子解決不想上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