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孩子成績差會有這種情況,孩子的成績差主要就是因為孩子自己不肯努力,不主動去學,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呢?
孩子不肯努力成績差怎么辦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父母營造出的良好學習氛圍更加容易使孩子沉浸其中,學習的態度更加端正。比如說當孩子看到父母也都在認真學習的時候,就很容易被這種家庭氛圍所感染,并且對于學習的看法也比較不會抵觸。
2、設定適合的目標,從中獲得成就感。恰當的目標設定能夠使孩子從實現目標中獲得成就感,進而燃起學習的動力。在設定目標時要注意,盡量避免目標設定的過高,這樣孩子很難完成,反而引起了孩子的抵觸情緒。同時,目標也不應設定的過低,否則很容易因為過于容易就可以完成,影響孩子的成就感體驗。
3、合理的利用孩子的求知欲。孩子對外界刺激非常好奇,在學習中也會對不熟悉的部分產生好奇心。這時家長不要把孩子的這種內在驅動力和分數掛鉤,以孩子感興趣的部分入手,引發孩子的求知熱情。也許孩子感興趣的并不是考試范圍內的內容,但是這仍然值得家長重視和配合。
可見家庭環境對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有很大的影響,以孩子愿意配合的方式進行教育引導,更加能夠得到父母期待的效果。同時,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技巧,并非和孩子一起熬夜就能夠取得好成績。
4、強化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父母要給予這樣的孩子更多的關注,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比如,這次孩子成績提高了一些,那么,父母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及時主動地去表揚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關心他的。
或許孩子的進步與你期待的相差還很遠,但至少比之前強了一些,千萬不要在此時給孩子潑冷水,嘲笑孩子,這會讓孩子更加的沒有自信。當孩子感覺到被父母重視,他會有力量去迎接挑戰,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是對孩子自尊心的提升,會讓他的成就動機越發的強烈。
孩子不肯努力成績差的原因
1、父母的溺愛。現在很多父母都只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就相當于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孩子在這種家庭環境中,就很容易養成懶惰的性格。父母的溺愛,讓孩子失去了勞動的機會。
2、孩子沒有進取的欲望。現在孩子生活的環境這么好,物質條件也很充分,孩子不需要為生活奔波,他們不爭不搶,也就是“佛系青年”,因為他們不奮斗也可以有很好的生活條件。
3、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指的是家里奮斗的氛圍。如果父母回到家就是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也不學習。那么就算孩子有進取心,孩子也會慢慢地被這個安逸的環境逐漸消磨掉。
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1、少斥責,多鼓勵。孩子的成績提高需要一個過程,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不好,直接開罵,其實對于成績本身就不是很好的孩子來說,過度的斥責會讓他們更反感學習。只要感到孩子正在努力了,就可以采用鼓勵法,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反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覺得從學習力也能夠得到表揚和成就感,自然會愛上學習。
2、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家長在平時總是這么跟孩子說:“我辭掉高薪水的工作,就為了時刻照顧你,我為你付出了這么多,你居然就用這么點成績來回報我。”這種說法會不斷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時刻對父母抱有深深地愧疚感,這樣反而不利于他們學習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