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故意破壞東西可能是孩子對未知世界的一種探索,所以在得知孩子有破環東西的習慣時,家長一定要認真觀察,看一看是孩子道德上出現了問題還是孩子好奇心,不同的原因采取的方法也不同。
八歲孩子故意破壞東西怎么辦
一、保持寬容心態。父母首先要對孩子有寬容的心態,不要嚴厲批評孩子,也千萬不要說“不許再把玩具拆了,不然明天不給你買新玩具了”,這樣警告和威脅的話,有時候父母的批評和警告很可體會扼制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
二、參與到“破壞”活動中來。父母應盡量地鼓勵且參與到孩子“破壞”的過程中,這是一個手、眼都在活動的過程,可以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
鼓勵孩子適當地進行“破壞”,就是鼓勵孩子的創造力,以及對更多事物的探索興趣。當父母看到孩子把玩具拆了,應蹲下來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這里面是什么呢?怎么會動呢?”幫助孩子一起尋找結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他開的玩具恢復原樣。
三、引導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提一些問題讓孩子去猜、去想,例如鬧鐘為什么會響呢?為什么會滴滴答答的呢?假如把鬧鐘的針取掉了,那么會走嗎?還會響嗎?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問題提出后,主動帶領孩子從“破壞”中尋找答案。
四、讓孩子當修理工。假如孩子好奇地想知道各種現象發生的原因,總想搞清楚不停轉動的鬧鐘里面裝了什么,電視里是否真的有個會說話的小孩子。
那么當爸爸在修理家中這些東西的時候,不妨讓孩子觀摩,必要時也可參與到其中。爸爸可以當著孩子的面拆卸家中廢棄的東西,沒有危險性的部分可以讓孩子來動手。
五、與孩子多交流。小孩子通常會有無窮的精力,孩子善于“破壞”的背后很可能隱藏著一顆渴望探索的心。父母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活動空間,尤其是一些獨生子女,讓孩子多和鄰居的小朋友玩耍,平時多參加集體活動。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最近有什么煩惱,或孩子有什么需要。
八歲孩子故意破壞東西與家長的哪些教育有關
1、慵懶教育。現在很多育兒觀念講究“順其自然”,即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喜歡探索的。他們認為作為家長如果事事干涉孩子,不讓孩子動這個,不讓孩子動那個,只會壓抑孩子的天性,孩子不能健康自由地發展。
所以,面對孩子的破壞力,家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懶得去說。其實是在用這種思想來縱容自己的慵懶教育。
2、溺愛過度。有些家長知道孩子這樣破壞不好,但是在家長心中有這樣一桿秤,孩子破壞的東西所損失的價值比不上打罵孩子,讓孩子難過痛苦的隱形價值。也就是說,家長認為孩子的破壞還沒到要對孩子打罵、上綱上線教育的程度。
所以,他們聽之任之,讓孩子隨意破壞,之后由大人再給孩子來“擦屁股”,收拾殘局。
3、覺得還小。很多家長擅長自我麻醉,看到孩子的種種劣跡,用“孩子還小,長大就好”的觀點來安慰自己。覺得孩子之所以會搞破壞,不是因為自己教育出現問題,不是因為孩子性格問題,而是因為孩子年齡問題。孩子還小,所以他們搞破壞無可厚非,大人不應該和孩子斤斤計較。
八歲孩子故意破壞東西會養成什么不良習慣呢
1、不愛惜東西。總愛搞破壞的孩子內心缺乏對生命、對物品起碼的敬畏之心,他們喜歡拆東西,丟東西,在他們眼中所有的東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不管花了多少金錢和精力才得到的,他都不懂珍惜,棄之如敝履。
并且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他們又有雙重標準,只允許自己破壞別人的東西,卻不允許自己的東西遭到別人的破壞。
2、為所欲為。家長的縱容導致孩子總喜歡搞破壞,有的家長甚至鼓勵孩子“搞破壞”去探索,而這些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個比孩子還要熊、還要理直氣壯的熊家長。在孩子心中,自己所有的破壞行為都是出師有名,所以他們長大后也習慣想怎么樣就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