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自家七八歲的孩子偷拿別人東西時,就會采取打罵的形式,讓他們認識到錯誤,還有一部分家長會認為還小,不用過多的管教,他們長大之后就懂了,但是這些教育方式,都對孩子今后的身心發展,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家長一定要注意。
七八歲的孩子偷東西怎么辦
1、理解孩子。孩子對于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應該用什么樣的正確方式得到,是買還是借。
他沒有這個意識,他只知道我喜歡就要拿回來,不管別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
2、承擔后果,努力修正。當孩子已經出現了“偷東西”的行為,一定要鼓勵孩子承認錯誤。告訴他,相對比沒犯錯的孩子,爸爸媽媽更欣賞犯了錯卻能主動承認錯誤的孩子。
并且強調孩子要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起責任,努力修補。偷東西不是最可怕的,為了逃避責罰不承認錯誤才是最可怕的。教會孩子勇于承認錯誤,主動承擔后果,才容易將他“偷”的毛病改過來。
3、歸屬權概念強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不要依賴于長大就知道了。也不要只教孩子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幫孩子培養出好習慣,不經允許不碰別人的東西;拿東西前一定先告訴東西的主人;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公私分明。只要這樣逐步引導,相信孩子的物權意識才會慢慢加強。
4、適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會做出類似的行為時,大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物質方面的需求。所以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多和孩子溝通。先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需求,這樣家長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適當的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了。
七八歲的孩子偷東西的原因
1、自我意識發展。一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滿足于想法和行動受到父母的控制,他們認為偷東西這種不良行為,正是反抗父母權威的一種方式。還有一些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認為策劃并完成偷東西這種“挑戰”性質的行為,能夠獲得自我獨立感。
2、缺乏關注。有些孩子偷拿東西,并不是出于真的需要這件物品,而是企圖利用偷東西的行為吸引父母或老師的注意力。
3、一時沖動。由于孩子們自控力差,有時會出于一時沖動而偷偷把想要的東西放進口袋,并不考慮其行為可能導致的后果。
4、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合理的物質需求。對于6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就需要看他的零花錢是不是不夠,或者是物質需求有沒有得到滿足了,有些家庭覺得孩子不能太慣著,所以對于孩子提出的一些物質要求沒有達到,小孩又非常喜歡,家里不給買就去拿別人的。
發現孩子偷拿別人東西,家長的錯誤做法有哪些
1、不問青紅皂白,斥責孩子的行為。有的家長遇到孩子偷東西,就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就把孩子大罵一頓。脾氣暴躁的父母,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狠揍孩子,絲毫不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雖然偷東西這件事情確實是孩子不對,但是事情一定是有因果的。
大一些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問清楚原因才行,如果都采用粗暴的方式直接去斥責孩子,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內心陰影,形成孩子膽小自卑的性格。
2、父母覺得這是小事,不予理睬。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這種做法不以為然,覺得拿就拿了,偷就偷了,又不是多貴的東西。有的家長甚至還覺得,孩子這么小就知道不讓父母花錢,給家里省錢,真是太懂事了。
殊不知有句俗語“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樣的道理家長應該不會不懂吧!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會有不問就拿的情況發生,在他們懵懵懂懂的認知里,或許覺得這樣不對,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如果大人不及時的去糾正和引導,而是一味地縱容,那么孩子養成這樣不勞而獲的習慣之后,膽子也會越來越大,以后會造成的后果,想必你一定也能想象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