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調皮不聽話的“熊”孩子時,很多家長都會采取打罵的教育方式,但這樣的方法只能管控一時,并不能更好地把問題解決掉,嚴重的還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小孩子越打越不聽話怎么辦
1、耐心傾聽、理解孩子。孩子之所以不聽話,必定是在某個方面沒有得到滿足,在孩子面前,家長一定不能沖動,必要時要蹲下身子,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癥下藥”。
另外,大多數家長在和孩子開心玩耍時,也會后悔當初大發雷霆,這種反思很好,可咱也要謹記經驗和教訓,適當調整自己的教育觀,避免再出現此類情況。
2、跟孩子講道理。一些家長老是以為孩子年齡太小,不懂道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孩子有時想的比我們多。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語言來化解,家長耐心地指出孩子的錯誤,還可以激發他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通過講寓言故事,來告訴孩子一些簡單的為人處事的道理。
3、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么會挨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錯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4、管教嚴格,但更注重溝通。孩子在成長中會跟家長產生很多分歧,如果家長一味注重孩子的順從聽話,不去理解孩子的動機和想法,那么孩子越是長大,就越不愿意聽家長的話了。家長經常跟孩子溝通,與孩子談心,多傾聽孩子說的話,就能夠在理解孩子的同時,也讓孩子理解大人。
小孩子越打越不聽話的原因
1、泄憤式打罵。在孩子還難以理解道理的時候,偶爾的棍棒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打”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囂張跋扈的態度中冷靜下來,好好反省自己,而不是家長發泄憤怒的方式。
有的家長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打孩子并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情還不肯認錯,而是為了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怒,而且在怒火中做的事情本就容易過頭,這樣孩子就會覺得非常委屈、不解,久而久之容易變得叛逆起來。
2、區別對待。有的家長在一些事情上,會顯得有些“雙標”。當孩子犯了錯,就會嚴厲批評,但是在自己犯了錯誤時,卻又要為自己辯解。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只要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就會在孩子心里形成一個結。
家長對自己和對孩子的區別對待,會引起孩子的不滿,但是作為孩子,自然是不敢與家長理論,只能憋在心里,漸漸地這種不滿就會升級成叛逆。
必要的時候,家長還可以采取一些科學地懲罰方式
一:幫做家務。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以示懲罰,可以讓孩子洗碗、打掃房間、拖地、收拾房間……這樣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能得到鍛煉。
二:沒收其心愛的東西。小孩子肯定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犯錯時家長們可以挑選一個孩子最心愛的,沒收一段時間,讓孩子自我反省,等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了再歸還。孩子會明白如果再次犯錯,心愛的東西還會再次被沒收,就會有所收斂了。
三:取消某些待遇。孩子如果總是胡攪蠻纏,家長不妨取消孩子的某些待遇,比如說一周之內不許玩手機或是看電視、一周之內不給零花錢等,家長要注意的是,一旦定下了規矩,就必須堅決執行,不然你說的話很難令孩子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