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孩子過渡到高中的重要階段,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產生了不想上學的念頭,家長先不要急著訓斥打罵他們,而是應該保持冷靜,多跟孩子溝通交流,讓他們說出不想上學的原因,然后再做出引導。
初一孩子不去學校怎么辦
1、交流是消除厭學心理有效的辦法。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初一學生可能會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心聲,這就需要初一家長多花時間跟孩子進行交流,可能家長會覺得孩子小,但實際上,對待不同的事情,孩子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家長要經常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后想辦法勸說孩子,幫孩子消除厭學情緒。
2、少對孩子消極評價。很多家長都是喜歡管束孩子,一些家長更是不愿意去表揚孩子。初一學生正是青春期的發育階段,很多時候都是比較叛逆的,內心也是比較敏感的,而且家長總是對孩子進行嚇消極的評價,或者總是去批評孩子,孩子就很容易產生厭學的現象。
在某個時間段表現尚佳,家長要適時地進行鼓勵,特別是孩子在功課上的問題,其實學習成績不好學生的內心也是非常焦急的,家長這個時候就不要去火上澆油,讓孩子學會運用聽、說、讀、寫等多種學習方法,懂得不同功課交叉進行復習,從而提高成績,找到學習的自信心。
3、家長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初一孩子不想上學,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也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所以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學習的計劃,來幫助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也需要父母提醒,其實更多的原因是他們沒有計劃,不知道何時該做何事。
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做個計劃,每天該做什么,可以像課程表一樣的,而且要有一個結果性,比如學習,每天要學習到哪個程度,作業寫到哪,等等,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有規律了。
4、家長給予初一孩子充分的愛。初一的孩子正是關注和愛強烈需要的時期,家長的忽略嚴重挫傷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所以,給予孩子愛和關注是處理初一學生厭學的關鍵。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找準孩子厭學的原因。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努力找出孩子出現厭學情況的原因。注意這么做一定不要讓孩子知道,否則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2、制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環境對一個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家里,如果父母不喜歡學習,沒有給孩子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就會跟著懶散。相反如果父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家庭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們也會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3、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學校里單調枯燥的文化學習會逐漸消磨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家長要根據小朋友的興趣引導他參加多種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討厭上學時,家長有哪些錯誤做法呢
1、逼迫孩子學習。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愿意上學只是一時貪玩,只要逼迫他到學校就可以了,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后他自然就會學習了。
但家長要明白,強扭的瓜不甜,即使把孩子送到學校強制他學習,他也沒有心思、沒有興趣,結果也只是徒勞罷了。只有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效果才能達到。家長一味的逼迫,也只能是南轅北轍罷了。
2、打罵孩子。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這類家長認為,孩子之所以逃學,就是因為“皮癢”了,只有施以拳腳才能讓他長個記性,于是他們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打罵。
但殊不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叛逆心理也與之而來,家長一味的打罵孩子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升級進而無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