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叛逆期,就像變了一個人,最讓家長焦慮煩躁的,就是此時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此時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成為朋友,積極的給孩子傳遞正面的信念,運用愛、鼓勵、確認、表揚、贊賞等這些新工具,讓孩子樹立孩子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從而改善孩子的學習狀態。
叛逆期孩子成績下滑怎么辦
1、及時溝通、了解原因。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切勿急于求成。在叛逆期這個特殊的時期,孩子的情緒很容易波動,有時候會出現焦慮、抑郁等情況,這會對學習成績造成很大的影響。家長應該積極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情緒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釋放情緒,降低焦慮和壓力。
同時,家長也需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和選擇,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興趣愛好和人際關系,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支持,讓孩子自主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未來方向。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習慣對于成績的提高也十分重要,在叛逆期,很多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夠良好,可能不夠專注、不善于總結、沒有計劃等,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家長還可以通過營造家庭學習氛圍,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比如,可以在家里放置一些有趣的知識類書籍、電影、音樂等,讓孩子自主選擇,并在家里建立一個共讀、共觀影、共聆聽的氛圍。
同時,家長也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定期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聽課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并對孩子的表現進行適當的獎勵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家庭和社會的關愛和支持。
叛逆期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
1、怕吃苦。不少學生在小學學習很輕松就能考到好成績,所以形成了學習就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的錯覺。認為自己不需要太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績。或者是就算自己不努力,也不會和其他同學相差太多。
而到了初二,隨著各科目的知識不斷加深,想要不努力或者靠著小學那點積累的知識就拿到好成績就不太可能了。學習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見效果的事情,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吃點苦,受點累,就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不扎實,成績下滑就是必然的了。
2、不良學習習慣。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沒有自己課后多做一些課外題去強化鞏固自己知識的薄弱點,沒有學會自己梳理單門科目的知識體系等等。這些不良習慣,會造成課堂效率不高,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等種種后果。
3、家長沒有及時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很多家長平時都忙于工作,工作比較辛苦,平時也沒有時間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行監督,等到了期中考試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一個學期已經過了一半,已經錯過了提高孩子成績的好時期。
叛逆期的孩子成績下滑,甚至是出現厭學情緒,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1、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很多父母花了大量的心思在孩子的學習上,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誤解:他是在為父母而學習。父母越是逼著孩子去認真學習,越可能給孩子創造了拒絕學習、反駁父母的機會。
2、不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家長們都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成績。不要因為成績好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成績差而大發雷霆。更不要用物質來獎勵孩子。這些都會讓孩子有錯覺:學習是為了家長而學習。
3、不要太嚴厲。多問快樂,少問學習;多問考試你細心了嗎?少問考了多少分?多問你喜歡學……,少說今天我教你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