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溝通可以解決80%的問題,尤其是教育孩子方面,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溝通工作,那很難幫助孩子順利成長。但由于叛逆期孩子的自主意識比較強,常常會跟父母發生矛盾,變得越來越不愛與父母溝通,這讓家長感到非常苦惱。
孩子叛逆不和家長溝通怎么辦
1、先反省自己。如果發現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父母也需要先反省自己,并跟孩子進行推心置腹的溝通,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來相處,只有父母正視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更多做人做事該有的態度。
2、從改善關系做起。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能更好地與自己合作,首先要從關注改變他,轉變到關注改善你與他的關系上來。
正確的做法是,每天都給孩子一到兩次正面積極的回應,或者在特定的某件事上給予表揚,用肯定的態度愛護和關心,一個鼓勵的眼神或一句簡單的表揚,都要勝過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責,或過分的物質獎勵。
3、給予孩子理解和尊重。不管何時,父母都應該尊重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會認為,自己是家長,孩子尊重自己是應該的,但卻沒意識到孩子也需要尊重。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變得強烈,他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渴望得到尊重,不喜歡被無視,也不想總是被當作孩子對待。
所以,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理解和尊重。因為這一階段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孩子也不例外。作為爸爸媽媽,應該去尊重孩子,不要太強勢,畢竟尊重是相互的。
4、多關心孩子。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他們寧愿自己獨自消化,也不想和父母分享。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多關心孩子,留心孩子每一天的心情狀態,如果發現孩子心情狀態不好,就要去和孩子進行溝通。
在溝通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應該放低自己的姿態,可以嘗試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孩子進行交流,告訴他們可以對自己放心,不要對孩子打罵,要給他們安全感,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傾吐自己的內心。
跟叛逆期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溝通目的。交流的目的不是要將自己的觀點強行灌輸給孩子,而是通過聊天了解走進孩子的內心,我們家長也要適當減少一些自我意識,減少動輒說教講大道理的行為,避免孩子產生抵觸情緒,拒絕與我們溝通。
我們要成為一名傾聽者,創造輕松地聊天氛圍,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達出來,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但要及時給予理解、支持和包容,可以適當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但不要讓孩子感到壓力。
2、注意溝通態度。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態度,我們是來溝通交流,互相了解彼此的,不是來吵架爭論,非要爭出對錯的。
避免造成劍拔弩張的狀態,這種情況我們只會與孩子的隔閡越來越大。平穩自己的情緒,帶著好奇的心態去了解孩子,減少命令式的口吻,鼓勵孩子表達出來,并給予贊賞。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和家長溝通
1、對孩子指指點點。有時孩子在與父母溝通的時候,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希望父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感受。可是當孩子說出來之后,不僅沒有得到這一切,相反得到的竟然是父母的指指點點。
父母會認為孩子這樣也不好,那樣也不對。此時孩子得不到來自于父母的肯定,自然就不愿意再與父母溝通。
2、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父母總是喜歡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然而孩子作為一個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想事事都聽從于父母的。
可是現在的父母真的是特別喜歡給孩子安排,他們不讓孩子去嘗試,更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建議。這樣的情形多了,孩子也就不想再和父母多說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