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長一直跟孩子進行無效的溝通,那不僅會讓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遠,還會對孩子今后身心的健康發展,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掌握正確的親子技巧,讓親子關系更近一步。
孩子叛逆期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1、給予孩子理解和尊重。不管何時,父母都應該尊重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會認為,自己是家長,孩子尊重自己是應該的,但卻沒意識到孩子也需要尊重。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變得強烈,他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渴望得到尊重,不喜歡被無視,也不想總是被當作孩子對待。
所以,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理解和尊重。因為這一階段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孩子也不例外。作為爸爸媽媽,應該去尊重孩子,不要太強勢,畢竟尊重是相互的。
2、多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交流時,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盡量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進行談判,但是并不是讓我們家長無底線的妥協、放低姿態,更不是祈求。讓孩子感受到這是降低了家長的要求,這種來向孩子的要求靠攏,但不能絕對聽孩子的。
孩子辨別能力不強,不是你妥協了,他就成長懂事了,而是告訴他這是照顧他的感受,但是有底線是不能碰的。比如學習要用心,比如尊敬長輩……孩子偶爾跟我們幽默風趣一下也挺好的,活躍一下氣氛。
3、耐心傾聽。耐心傾聽是溝通的良藥。在傾聽孩子講話時,不僅僅需要聽在耳朵里,還需要聽在行為上,聽在心里。比如,在和孩子溝通時,微微前傾的身體姿勢、溫暖支持的目光接觸等,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專注,也更愿意跟家長傾訴。
4、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要知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尊心也在變強,家長要多傾聽,坐下來,面對面地、專注地聽孩子說話,傾聽有時會勝過千言萬語。有許多事情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是怎么樣也理解不了的,但是換位思考,用孩子的眼光來看他們的世界,才能懂孩子。
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溝通的心里想法
“不能深度走進我內心。”我真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總是不能理解我的想法,總是想給我安排好一步一步的路,讓我走下去,可是我不想這樣的生活,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有靈魂也有思想,我不是機器人,我可以走好我自己的每一步路。
“總以為我很小,不懂世事。”家里有什么事情父母總是不想跟我說,以為我什么都不懂,時間久了,我們真的無法去溝通,青春期的叛逆,在父母眼里看來就是非常的不懂事,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父母眼里看來都是胡來,久而久之,代溝真的越來越大,無法溝通。
“不想聆聽我自己的想法。”父母總是不愛聽我的想法,每次我一想去表達什么,跟他們說什么,我想干什么,在他們眼里都是胡來,都不是好事,永遠都不會同意,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大發雷霆。
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1、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與孩子的溝通應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如果你講的話,孩子無法理解,那么溝通就不是有效的。
有些父母經常會一廂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慮孩子有沒有興趣聽、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講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這就是因為父母沒有注意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溝通。
2、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現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
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愿。